积温对作物有什么意义?
一、为什么地理中说积温值越大,反映作物的生长期越长
积温是某一时期内每日平均温度的累积值,用以衡量温度对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影响。它不仅反映了温度的强度,还考虑了作用的时间长度。积温通常以摄氏度(℃)作为单位,有时候也会使用度·日来表示。这一概念最早由18世纪法国的德列奥米尔提出,他发现植物完成其生命周期所需的热量累积,即从播种到成熟的日平均温度累积量是一定的。
二、什么是有效积温法则?研究有效积温有何实际意义?
首先,在农业生产中,通过了解作物的有效积温需求,农民可以准确规划播种时间,确保作物在最佳生长温度下发育,从而提高产量。其次,对于农业害虫和疾病的控制,了解其有效积温需求有助于预测害虫的发生周期和病害的爆发时间,为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此外,在生态学和气候变化研究中,有效积温法则也有助...
三、积温的作用
积温是评价作物生长对温度需求的关键指标。不同作物和发育阶段所需的积温各异,正确计算积温时段和起始温度,可以确保温度对作物发育的准确影响。农业气候资源分析与区划:积温数据被广泛应用于气候区划和农业气候资源分析中,帮助确定不同地区的热量条件,为农业种植提供科学依据。种植制度规划与农业气象预报:...
圣豆86积温多少
圣豆86是一种高产大豆品种,其积温需求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积温是指作物生长期间所需的一定温度的总和,通常以摄氏度为单位计算。对于大豆等农作物而言,积温是决定其生长周期和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圣豆86的株高约为75厘米,适合机械化种植和收割。这种高度既保证了植株的稳定性,又便于田间管理和...
...作用"三基点"和积温在农业生产和虫害上有何意义?
作物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死亡。5. 有效积温是指在特定温度范围内,对作物生长发育有积极影响的温度总和,它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6. 积温的概念可以应用于预防病虫害,通过了解有效积温法则(K=N(T-C)),可以预测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积温对农作物的影响
1. 积温,也称为活动温度总和,是指一年中每天的平均气温达到或超过10℃的天数与其平均气温的乘积总和。2. 不同农作物对积温的需求是不同的。例如,玉米需要的积温范围是2500℃至2700℃,水稻大约需要2500℃,而马铃薯则在1000℃至2500℃之间。3. 即使是同一种农作物,不同品种对积温的需求也有所...
积温的作用
积温的作用 明确答案:积温是指某一段时间内某地区所累积的温能量总和,其在农业、生态、气候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详细解释:1. 农业领域的重要性:在农业生产中,积温是影响作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作物需要不同的积温来完成其生命周期,如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通过了解特定...
积温与物候的应用。
有效积温的应用:由于有效积温能够较为稳定且确切地反映作物对热量的需求,因此在制订作物物候期预报时,应用有效积温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作物的生长发育阶段,如播种期、开花期、成熟期等。这对于农业生产中的种植规划、田间管理以及收获时间的安排具有重要意义。作物种植区域规划:积温带的划分:根据不同地区...
什么是活动积温?有何作用?
有效积温指的是作为全生育期内或某一生育阶段内的活动积温与日平均10℃之差有效温度的总和。根据这样的定义,活动积温=日平均10℃以上温度的总和,有效积温=日平均温度减去10℃后余下温度的总和。活动积温的统计比较方便,常用来估算某个地区的热量资源和反映品种的生育特性;有效积温用来表示作物生长发育对...
种地说的积温是什么意思
1. 积温是作物生长期间,温度与作物基温之间的差额累积值。2. 它表示在作物生长期间,大气温度超过作物基温的总和。3. 积温对作物的生长、产量和品质有直接影响,是栽培管理的重要依据。4. 积温的计算主要有累积法和平均积温法两种。累积法是将每天的温度超过基温值累加,平均积温法是计算整个生长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