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羟基嘌呤
一、6羟基嘌呤物理参数
6-羟基嘌呤的物理参数包括熔点、干燥失重、炽灼残渣、重金属含量、含量(UV)以及纯度(HPLC),具体如下:熔点为250℃,表明6-羟基嘌呤在250℃时开始熔化。干燥失重应控制在≤0.5%,这是确保6-羟基嘌呤干燥程度的标准。炽灼残渣的含量应≤0.5%,这是检测6-羟基嘌呤中杂质含量的标准。重金属的允许含量为≤20ppm,这是确
二、6羟基嘌呤基本信息
6羟基嘌呤的基本信息如下:名称:6羟基嘌呤,又名次黄嘌呤。化学结构式:C5H4N4O。分子量:136.11。结构特点:具有一个六元环的嘌呤结构,其中含有一个6羟基基团,这个羟基基团赋予了6羟基嘌呤独特的化学和生物活性。纯度:要求达到98%以上,确保了其在科研和工业应用中的质量和可靠性。CAS号:68940...
三、嘌呤环怎么编号,鸟嘌呤的2氨基6羟基(酮基)嘌呤是怎么来的?求图和...
嘌呤是由一个嘧啶环和咪唑环组成的,嘌呤环的编号方式是固定的,即是从嘧啶环的N为1开始编号,按照杂原子位数和最小原则向下编号,先编嘧啶环;然后第七位开始编咪唑环,同样是从N开始,所以鸟嘌呤的命名就出来了。
四、次黄嘌呤基本信息
次黄嘌呤,中文名称为次黄嘌呤,别名6-羟基嘌呤,英文名,英文别名6-。其CAS号为68-94-0,分子式为C5H4N4O,分子量为136.11。纯度需达到或超过98.0%。MDL号为,号为5811,EC号为200-697-3。请注意,此处描述中可能存在信息不全的情况,详情请参考权威...
次黄嘌呤核苷酸位于trna哪里
嘌呤核苷酸生物合成过程中的第一个核苷酸产物,即6-羟基嘌呤核苷酸。在谷氨酰胺转移酶作用下接受氨基合成腺嘌呤核苷酸(AMP),或经氧化生成黄嘌呤核苷酸(XMP)后再接受氨基合成鸟嘌呤核苷酸(GMP)。IMP主要存在于转运核糖核酸(tRNA)中。AMP在脱氨酶作用下分解生成IMP,GMP在鸟嘌呤核苷酸还原酶作用下分解亦生成...
次黄瓢呤有什么用途?
也能通过核苷磷酸化酶使肌苷发生磷酸解而失成。通过黄嘌呤氧比酶可被氧化成尿酸,认为这是嘌呤碱的主要分解途经。用途:次黄嘌呤,是集生物发酵,化学合成核苷类抗病毒药品制备方法:氰乙酸乙酯与乙醇钠、硫脲经环合反应得到2-巯基-4-氨基-6-羟基嘧啶,再经亚硝化、还原、消除、环...
次黄嘌呤基本信息
次黄嘌呤的基本信息如下:中文名称:次黄嘌呤别名:6羟基嘌呤英文名称:英文别名:号:68940分子式:C5H4N4O分子量:136.11纯度:需达到或超过98.0%MDL号:号:5811EC号:2006973次黄嘌呤的特性和应用:化学结构:次黄嘌呤是一种含氮的杂环化合物,属于...
次黄嘌呤的制备方法
氰乙酸乙酯与乙醇钠、硫脲经环合反应得到2-巯基-4-氨基-6-羟基嘧啶,再经亚硝化、还原、消除、环合,制得6-羟基嘌呤 。
c5h4n4o这个分子式怎么读?
这个分子代表的物质有很多,单纯分子式就读作碳5氢4氮4氧。次
蚯蚓现代研究
其中,广地龙富含6-羟基嘌呤、琥珀酸、L(+)谷氨酸等化学成分。蚯蚓内还含有黄嘌呤、腺嘌呤、鸟嘌呤、胆碱、胍等多种氨基酸。蚯蚓脂类部分含有硬脂酸、棕榈酸、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磷脂、胆甾醇等。蚯蚓黄细胞组织含有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色素,其中碱性氨基酸包括组氨酸、精氨酸、赖氨酸。蚯蚓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