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为什么氮肥施得多些就不长了?

奥普乐农资2025-07-08 03:237 阅读8 赞

1、为什么一次性施肥,不能解决玉米全生育期不脱肥的问题?

施入的肥料以速效高氮复合肥为主,养分释放速度与玉米需肥规律不同步,造成玉米生长后期养分供应不上,发生玉米杆黄脚和脱肥现象。当前最常见的氮肥是碳酸氢铵和尿素。这些肥料施人土壤后,产生的铵离子容易以氨气(NH5)的形式挥发,一方面造成氮肥损失,另一方面如果氨气浓度高,玉米会出现叶肉组织坏死,叶脉间出现褐色斑点

2、玉米的追肥深度要怎样判断?

追肥要深施,深层施肥肥效长而稳,可促进根系发育,扩大营养面积,有利增产。用量少时可施得浅些,施肥量大时施得深些,可达12~16cm。据黑龙江省土壤肥料研究所试验,每公顷施尿素225kg,表施氮肥利用率为32.3%,深施10cm为51%,深施比表施利用率提高18.7%。另据法国报道,尿素撒施氮肥利用率只有1...

玉米的追肥深度要怎样判断?

3、施肥多次为什么越不好知网?

氨气毒害 氮肥、有机肥等都会挥发出氨气,特别是在气温低、土壤碱性的环境中更甚。当氨气浓度达到一定量时,蔬菜地上部分会发生急性伤害,叶肉组织崩坏,叶绿素解体,叶脉间出现点或块状黑褐色伤斑,严重时造成全株枯死。亚硝酸气体毒害:亚硝酸气即二氧化氮,当地温较低、土壤通透性差时,过量施用氮肥后...

4、玉米底肥翻地撒还是深施好

通常,底肥的施用量较大,占整体施肥量的一半以上。底肥通常使用迟效性肥料,如有机肥料、堆肥、家畜粪便等。化学肥料中的磷肥和钾肥由于易被土壤吸收固定,肥效较长,也常作为底肥使用。施肥时,可以同时使用多种肥料,如有机肥料和氮肥、磷肥、钾肥,以达到最佳施肥效果。施肥的方法可以是几种肥料混合...

玉米底肥翻地撒还是深施好

5、如何提高化肥利用率

玉米苗期对磷肥特别敏感,拔节前后对钾肥敏感,抽雄前对氮肥敏感。从吸收强度分析,玉米氮磷吸收的最大强度时期,出现在小喇叭口至抽雄,即雄穗小花分化—雌穗小花分化的性器官形成期。夏玉米前期吸收氮素80%~90%,后期吸收10%~20%;钾吸收的最大时期,出现在大喇叭口至抽雄期。根据这一特点,对...

在种植黄豆的时候,为什么底肥不能施得太多呢?

大豆根中的根瘤菌可以在空气中固定足够的氮来供应大豆。我们村习惯于玉米间作。玉米种植过程中施用的基肥可以满足大豆对基肥的需求。大豆根瘤菌的固氮能力在开花后逐渐增强。开花前,固氮量有限,大豆必须从土壤中吸收氮。如果大豆种植在肥力低的贫瘠土地上,苗期所需的氮就不能满足大豆生长的需要。大豆像...

栀子花为什么不长花苞

温度不当:在前一年冬季,如果栀子花所处的温度超过了12度,可能会导致苗木过早长芽,从而影响第二年开花。所以呀,冬天的时候要注意给栀子花保暖,但温度也别太高啦。施肥不当:栀子花生长期间需要各种营养物质,但如果氮肥施得太多,茎部和叶片就会疯长,花朵却开得很少或者干脆不开。另外,钾元素和磷...

施肥抢施肥抢施肥是浇了地施好还是不浇地施好?

但是氮肥施得太多的话,又造成营养过剩,影响幼穗的分化,贪青晚熟更影响产量,因此我们得根据麦田肥力,看麦苗施肥,尤其是中后期少施或不施氮肥,缺氮时应在叶片上喷氮。尿素在小麦的施用上,从肥效利用率上来说,无论浇水前还是浇水后施,都不如土壤划入好;但从施尿素的习惯,或者是省事儿等...

通辽地区种植玉米适合用一炮轰吗

“一炮轰”办法在普通玉米生产上应用较多,但大多产量表现一般,个别农户不得不在后期又补施了氮肥。在鲜食玉米生产中也可使用此法。一是因为鲜食玉米的生育期比普通玉米的生育期短,而且大多是鲜用的;二是鲜食玉米生产大都错期播种,后期播种的鲜食玉米其实质是夏玉米,比春播鲜食玉米生育期要短5~...

水稻僵苗原因是什么

缺钾:钾是让水稻宝宝身体强壮的关键哦!土壤里钾少了,或者氮肥施得太多,其他养分就不平衡了,水稻宝宝身体就不够强壮,也容易僵苗。秧苗秧龄过长:就像小朋友长大了,小时候的衣服就穿不下了,秧苗秧龄太长,它的再生能力就变差了,就像穿不下小时候的“衣服”,自然就不长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低:...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