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松的病害
一、落叶松幼苗常见的病害防治方法
落叶松幼苗病害,主要是立枯病,这是在幼苗出土后发生的一种常见病害,一般在五、六月发生,持续时间较长。其病状分为猝倒型和根腐型两种。猝倒型特征是:落叶松幼苗地表根茎部呈轮状腐烂,幼苗倒伏枯萎。根腐型特征是:苗根腐烂、茎叶枯黄。有的种子幼芽在土壤里就受害腐烂,在被害苗周围土壤呈轮状菌丝体。对于这种病害,具体
二、落叶松枯梢病菌病害症状
落叶松枯梢病菌病害症状主要发生在当年新生长的枝梢上。最先从主梢开始,继而向树冠的上部蔓延。病部的茎或茎轴逐渐呈现淡褐色,随后变为褐色,变得萎蔫且细小。枝梢顶端弯曲并下垂,呈钩状。从弯曲部位开始,叶逐渐脱落,后期仅留下顶端的枯死叶簇,经久不落,并呈现紫灰色。如果发病较晚,枝梢已木...
三、落叶松枯梢病分布及危害
落叶松枯梢病,作为落叶松的重要病害之一,其危害性不容忽视。1939年,在日本首次发现此病及其病原菌。近年来,此病在东北地区的落叶松人工林中陆续被发现,对落叶松构成严重威胁。具体而言,黑龙江省佳木斯、勃利、华南、集贤、林口等地,以及辽宁省丹东、本溪一带,以及吉林省的延吉、白城、通化等地区均...
落叶松枯梢病菌寄主及为害特点
落叶松枯梢病菌的为害特点主要体现在其对树木生长和健康的影响上。它不仅导致树木枯梢,影响树木的美观性,更严重的是可能导致树木死亡,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健康。因此,对于落叶松枯梢病菌的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定期的树木健康检查,及早发现病菌的侵袭迹象,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病...
落叶松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长白落叶松秋季移植技巧
一、落叶松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1. 松毛虫 松毛虫是落叶松常见的害虫之一,其幼虫以松针为食,严重时会导致松树的大面积枯黄。防治松毛虫的关键是及时发现和采取措施。一种有效的方法是在松树周围设置粘虫板,以吸引并捕捉松毛虫。此外,还可以使用生物农药或化学农药进行喷洒,但需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以免对...
落叶松早期落叶病的发生特点以及防治措施是什么?
病害的发生与温湿度、降雨量相关,气温低、湿度大、降雨多的年份发病早且重,气候干旱则发病较轻。林间的被压木及衰弱木发病重,未修枝间伐的林分发病重。混交林发病较轻。林龄达20年以上时发病轻。防治重点为10-15年生易感病的落叶松纯林。营造抗病性强的日本、朝鲜及以其为亲本的杂交种落叶松...
落叶松枯梢病防治措施
防治落叶松枯梢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普查病情 摸清病害分布情况:这是基础且关键的一步,通过全面调查了解病害的分布和严重程度,为后续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2. 加强检疫 严格检疫外来苗木:防止带有病害的苗木进入种植区域,从源头上切断病害的传播途径,有效降低病害发生率。3. 选育抗病树种 ...
落叶松褐锈病症状
在落叶松上,病害的早期症状通常表现在叶片的尖端或近中部,那里会出现轻微的退绿斑点。这些斑点会逐渐扩大,特别是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病斑背面会出现夏孢子堆。这些夏孢子堆最初潜伏在叶表皮下,呈现出奶油色或赭黄色,形状如同小丘,当表皮破裂时,会露出铁锈色或血红色的粉状物。夏孢子成熟后会散布...
落叶松枯梢病的发病特征是什么?如何防治?
落叶松枯梢病是落叶松人工林的危险性病害。轻者造成枯梢,影响生长;重者树冠枝梢丛生呈扫帚状,甚至死亡。枯梢病主要为害中、幼林落叶松,20年生以上的落叶松受害较轻。由于发病时间不同,发病部位也不同。早期发病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此时新梢尚未木质化,发病新梢出现萎蔫,先端下垂呈钩状,并有...
青杨病害防治
在多雨且生长密集、通风不良的潮湿环境中,青杨树尤其容易受到病害的侵袭,严重时病情会加剧。青杨派的抗病能力较弱,易感染,而黑杨派的抗病性较高,甚至达到高度抗病,白杨派则表现出免疫特性。其中,青杨叶锈病,又称落叶松杨锈病,是杨树锈病中最为普遍、寄主种类众多且危害巨大的一种,已知在近4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