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灰霉病怎么侵染?

奥普乐农资2025-07-10 18:4119 阅读20 赞

一、黄瓜灰霉病的发病规律和症状

从开败的雌花开始侵入:初始在花蒂产生水渍状病斑,逐渐长出灰褐色霉层,瓜条病部先发黄,后期产生白霉并逐渐变为淡灰色,导致病瓜生长停止,变软、腐烂和萎缩,最后腐烂脱落。叶片染病:病斑初为水渍状,后变为不规则形的淡褐色病斑,边缘明显,有时病斑长出少量灰褐色霉层。茎蔓染病:茎部腐烂,瓜蔓折断,引起烂秧,特别在高湿条件下,病斑会迅速扩展,形成直径较大...

黄瓜灰霉病的发病规律和症状

二、黄瓜灰霉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一,温度低 灰霉病属低温高湿型病害,当夜温过低,尤其是夜温低于15℃时,根系生长受阻,吸收能力下降;连续3天低于12℃,根毛会出现脱落,造成地上部分营养不良、叶片边缘黄化等,缺素症表现明显。病菌就趁机从叶缘开始侵染,引发病害发生。这个时期幼小的瓜条不仅会感染灰霉病,还会因此而出现化瓜现象。

黄瓜灰霉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三、黄瓜灰霉病的发病条件是什么?

病原真菌主要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或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分生孢子借气流、灌溉水和田间操作传播。花期是病菌侵染的高峰期,幼瓜膨大期浇水后,因湿度大而使病果猛增,这是烂果的高峰期。四、病害防治 1、及时清洁棚面尘土,增加光照;适时灌水,不要大水漫灌,切忌阴天灌水,防止湿度过...

黄瓜灰霉病的发病条件是什么?

四、黄瓜灰霉病是什么?

(1)棚室消毒灭菌。苗棚或生产棚在种植前用5%速克灵烟剂每667平方米1千克闭棚熏烟24小时;或50%扑海因800倍液或70%福美双300倍液全方位喷洒。(2)控制温湿度。即增温、控水、放风、降湿。(3)喷药防治(详见番茄灰霉病防治)。

黄瓜灰霉病是什么?

五、黄瓜灰霉病是如何产生的?有哪些比较好的防治措施呢?

花是侵染病害的源头,所以所有的病害植物都是由花引起的,许多病原体从败育的雌花侵入,使花软化、枯萎、腐烂,长出霉霜,然后蔓延到幼瓜。如果果实被花感染,感染后会停止生长、腐烂或脱落。黄瓜幼苗和生长期不容易传播,主要是开花结果后传播不好,特别是花最容易感染,整个身体可能从花到果都感染...

黄瓜灰霉病有哪些危害特点?

棚温在10~15℃时,加上春季多雨,病害发生更为严重。防治黄瓜灰霉病的方法包括推广高畦覆地膜或滴灌栽培法,生长前期及发病后,适当控制浇水,适时通风,降低湿度,减少棚顶及叶面结露和叶缘吐水。苗期、果实膨大前1周及时摘除病叶、病花、病果及黄叶,保持棚室干净,通风透光。

黄瓜灰霉病有哪些危害特点?

主要危害幼瓜:病菌多从开放的雌花侵入,导致花瓣枯萎、腐烂,并蔓延至幼瓜,使其脐部呈现水渍状,表面长满霉层,严重影响黄瓜的品质和产量。叶片受害: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渍状,边缘明显,表面着生少量灰霉,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进而减弱植株的生长势。茎部受害:会引起茎部腐烂,导致瓜蔓折断...

你知道什么叫黄瓜灰霉病吗?

一、病理特征 黄瓜灰霉病是黄瓜生产最重要的病害之一。成株期发病,主要为害果实,也可为害叶片和茎。病菌主要从开败的雌花花瓣侵入,造成花腐烂,并长出灰色霉层。进而为害柱头,然后向果实扩展。果实发病开始果皮呈灰白色水渍状,病部逐渐变软、腐烂,出现大量的灰色霉层。以后花瓣枯萎脱落,被害幼瓜轻...

黄瓜灰霉病的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菌丝、分生孢子及菌核附着于病残体上或遗留在土壤中越冬,靠风雨及农事操作传播,黄瓜结瓜期是病菌侵染和发病的高峰期。高湿(相对湿度94%以上)、较低温度(18~23℃)、光照不足、植株长势弱时容易发病,气温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足90%时,停止蔓延。因此,此病多在冬季低温寡照的温室内...

黄瓜灰霉病怎么回事

灰霉病,低温高湿容易发病。摘除病果病枝,建议用健达(咪唑氟唑菌酰胺)、啶酰菌胺、啶菌恶唑、咯菌腈、异菌脲、嘧菌环胺、腐霉利、嘧霉胺、乙霉威等加叶面肥喷雾防治,最好连续使用2-3次。增施磷钾肥,保温控湿。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