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叶斑病是真菌还是细菌?
一、香蕉黑条叶斑病病原介绍
香蕉黑条叶斑病的病原是无子座,其分生孢子梗数量在3~5根之间,形态为簇生,无色,长度或直立或弯曲。产孢细胞的轴生方式,顶端孢痕较小,直径范围在1~1.5微米。分生孢子为倒棒形,颜色无色,具有3~6个隔膜,顶端略尖,基部有凹入的脐点,大小在2.5~4.2×3~3.5微米之间。少数情况下,隔膜的数量可能达到6~8个
二、请问,香蕉黑条叶斑病发病的原因有哪些?怎样防治?
香蕉叶斑病是香蕉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主要有3种,即褐缘灰斑病、灰纹病和煤纹病,其中以褐缘灰斑病危害最为普遍。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部或病残留物上越冬,分生孢子借风传播,在香蕉生长季节辗转危害,开始发生于老叶,后逐渐蔓延至上部嫩叶。病株叶受害率为30%,严重时达80%以上,产量可降低3成以...
三、先正达丙环嘧菌酯主治什么病
香蕉叶斑病:这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香蕉叶片,导致叶片出现斑点、枯死等症状,严重时会影响香蕉的产量和品质。先正达丙环嘧菌酯可以有效控制该病害的发生和蔓延。玉米大斑病:这也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玉米叶片,导致叶片出现大面积的黄褐色病斑,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死,影响玉米的...
四、香蕉叶斑病用什么药效果最好?
香蕉叶斑病是由多种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引起蕉叶干枯,导致植株早衰,影响蕉果充实,严重的可致减产30%~50%,而且果质下降,容易腐烂。发病的严重程度与当年的降雨量、雾露天数关系密切;种植密度过大、偏施氮肥、排水不良的蕉园发病严重;矮秆品种的抗病性较差。防治方法:①每年立春前清除蕉...
香蕉黑条叶斑病菌基本信息
香蕉黑条叶斑病菌,以其中文名命名,又称为black leaf streak 或 black ,拉丁学名则为 Morelet。它属于真菌界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具体分类在子囊菌亚门,进一步在腔菌纲下,座囊菌目中。这种病菌的科别是球腔菌科,而它所在的属是球腔菌属。香蕉黑条叶斑病菌的原...
香蕉黄条叶斑病基本信息
病害名称:香蕉黄条叶斑病,又名香蕉褐缘灰斑病、香蕉褐条叶枯病、香蕉黄斑病、香蕉芭蕉瘟和香蕉黄死病。英文名称:Banana leaf spot。病原体:香蕉假尾孢,学名为 musae 和 musae Zimm.,属于真菌界中的半知菌类,具体分类在丝孢纲的丝孢目...
香蕉叶斑病为害叶片,如何防治?
变成黑色和水渍状,最后病叶迅速死亡、干枯、下垂,倒挂在假茎上。叶斑病属真菌性病害,在高温高湿的天气条件下易发生流行,尤其是台风暴雨后,叶片造成伤口多,发病更为严重。以密植、不除吸芽、土壤排水不良、蕉园四周杂草丛生、管理不周、偏施氮肥、通风条件差的蕉园发病最为常见。
香蕉黑条叶斑病基本信息
造成这种病害的病原菌为斐济假尾孢,学名 (Morelet) 或 Morelet。斐济假尾孢属于真菌界半知菌类丝孢纲丝孢目,假尾孢属。这种病害对香蕉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有极大的影响,需要通过预防和控制措施来减少其发生和传播。香蕉黑条叶斑病主要通过病叶、病...
香蕉黑条叶斑病的病原特征有哪些?
香蕉黑条叶斑病为子囊菌亚门,球腔菌属真菌;无性世代,半知菌亚门,丝孢目。分生孢子梗单生或2~5支簇生,直接从叶背气孔伸出,或长在裂出的深色子座中,浅白色至榄褐色,直立或弯曲,具膝状节和1~4个明显加厚的孢痕,大小为17~63μm×4~7μm。分生孢子浅白色,直立或稍弯曲,有1~10...
香蕉叶斑病类的病原分类有哪些?
香蕉煤纹病:称簇生长蠕孢,属半知菌亚门长蠕孢属真菌。褐缘灰斑病菌的分生孢子梗褐色,丛生,分生孢子棍棒状,无色,大小20~80μm×2~6μm,有0~6分隔。灰纹病菌的分生孢子梗褐色,1分隔,长80~220μm。分生孢子单胞或多胞,无色,椭圆形,大小13~27μm×7~16μm。煤纹病菌的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