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根腐病的发病规律

奥普乐农资2025-07-15 00:2624 阅读24 赞

1、大豆根腐病的发生有哪些规律?

大豆根腐病的病原及发病规律:(1)病原。大豆根腐病是由镰刀菌、腐霉菌和立枯丝核菌等多种病原菌侵染所致。(2)侵染循环。病菌主要以休眠菌丝或菌核在种子上或病残体上越冬,种子带菌可引起幼苗出土前发病,病菌直接穿透寄主表皮从气孔及次生根上的伤口侵入。土壤中的病菌被风吹雨溅到大豆上也可引起植株发病。

大豆根腐病的发生有哪些规律?

2、大豆根腐病发生规律是什么?如何防治?

大豆播种过早或过深,会因地温低而造成幼苗出土缓慢而引发大豆根腐病。土壤黏重,排水不良,重茬及耕作粗放也会引发大豆根腐病发生。防治方法:体料 (1)对种子进行药剂拌种或包衣处理。(2)适时早播,控制好播种深度,合理轮作。(3)发病初期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

大豆根腐病发生规律是什么?如何防治?

3、菜用大豆镰刀菌根腐病发生规律

菜用大豆镰刀菌根腐病的发生规律主要涉及菌株的寄主范围、休眠菌丝或菌核的生存方式、种子带菌与幼苗发病的关系、病菌的侵入途径、低温环境与病害的关系、低洼地、下水头和连续降雨对病害的影响、根、茎基部伤口的易感性、播种深度、播种时间、幼苗出土速度、重茬与病害的关系、耕作方式与病害的关联性。首先...

菜用大豆镰刀菌根腐病发生规律

4、大豆叶斑病是怎么传播的,该如何预防呢?

发生规律:病菌以子囊壳在病残组织里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该病多发生在生育后期,引致早期落叶,个别年份发病重。防控方案1、实行3年以上轮作,尤其是水旱轮作。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并深翻土壤。2、田间发现病情及时施药防治,发病初期可以喷洒下列药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

大豆叶斑病是怎么传播的,该如何预防呢?

5、大豆后期为什么会瘟死

主要是基因使然。各个作物有其自然的生老死的规律,植物完成了产生下一代的种子,营养转移给了种子,同时诱发了植物死亡的蛋白酶基因,当然也有外部环境的诱发。

大豆后期为什么会瘟死

绿豆这种豆类农作物,常见的病害有哪些?

绿豆核菌病关键危害绿豆表面上部。多从叶柄发枝下边或发枝处浸染发病。发病初病斑现水迹状,呈不规律淡褐色接近白色,慢慢围绕茎干并向左右拓展,导致病部表皮层软腐、掉下来并造成主茎枯萎,环境湿度适合时,病部长出絮状物白色真菌,中后期真菌担心在病部或髓部产生豆瓣状或鼠粪状的核菌。绿豆病毒病...

小麦根腐病发生的原因有哪些?要如何进行防治?

根据小麦根腐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和生产的一般规律,通过选择一般抗根腐病的小麦品种,使小麦种子无病菌或达到最佳期足量播种,在土壤湿度大或干旱时播种,避免播种过晚、过深,与花生、大豆等禾本科作物轮作,控制秸秆还田数量,或不将秸秆还田,可大大减少田间菌源,减轻根腐病的预防。通过增加有机肥、氮...

福美双主治哪些病害

防治大豆立枯病、黑点病、褐斑病、紫斑病,每50千克种子用50%可湿性粉剂150克拌种。防治大豆霜霉病、褐斑病。发病初期开始喷50%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亩喷药液50千克,隔15天喷1次,共喷2~3次。防治花生冠腐病,每50千克种子用50%可湿性粉剂100克拌种。防治芝麻茎点枯病,每50千克种子用50...

花生病害如何防治?

发生期在荚果膨大期,当田间病叶率达10%时应及时喷药防治,常用的药剂有50%多菌灵600倍液,或96%天达恶霉灵3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喷雾。6.花生根腐病的识别与防治(1)症状 花生根腐病在花生各生育期皆可发生。花生播后出苗前染病,可引起烂种、烂芽;苗期受害引致根腐、苗枯;成株期受害引致根腐、...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