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机构简介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是一个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机构,成立于2001年,由原粮食作物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室和果树研究所高新技术研究室整合而成。以下是该机构的详细介绍:组织结构:下设遗传工程实验室、分子育种实验室、生物技术应用研究室三个研究室。人员构成:在职职工:共有17人。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
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突破性进展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的突破性进展主要体现在其创新性改革和多学科综合农业科研创新体系的构建上。一、创新性改革 改革目标明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按照省政府改革方案,进行了创新性改革,核心目标是强化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以更好地服务农业和农村发展。 职能明确:改革后,农科院明确了九大职能,涵盖了区域农...
3、中国苹果砧木资源的现状是怎么样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的调查表明,在河西地区有垂丝海棠的四个类型。 7.小金海棠 〔Malus Cheng et Jiang〕 乔木。叶片有深裂刻,叶在芽内呈席卷状,叶形为卵圆形,叶缘锯齿粗钝。花白色,花柱3—5。果实椭圆或倒卵圆形,果径1.2cm,萼片脱落,果柄长2.2—3.1cm。果实10—11月成熟。种子较大,千...
4、杏树花芽分化有何特点?
杏树花芽形态分化与其他核果类树种一样,共有6个发育阶段,分别为未分化期、花萼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雄蕊分化期和雌蕊分化期。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对兰州大接杏花芽分化的观察,花芽形态分化各期的特点如下:未分化期:生长点狭小,生长点范围内原分化组织的细胞体积小,形状相似,生长点中央区...
5、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机构概况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该机构在1952年发展为甘肃省农业试验总场,而在1958年10月正式更名为甘肃省农业科学院。2006年,经省政府批准,它被定位为公益类事业单位,由省财政直接预算管理。该科学院设有7个职能处室,包括纪检委、工会和后勤服务中心等支持机构。在研究方面,科学院拥有13个专业研究所...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的介绍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成立于1958年。全院现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土壤肥料、 植物保护、果树、蔬菜、旱作农业和科技情报8个专业研究所,农业测试监测、农产品储藏加工研究、农业生物技术3个中心,张掖、榆中、黄羊、兰州4个试验场。
杏树根的分布有哪些特点?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在兰州市刘家堡调查,二年生山杏在土质比较疏松的条件下,主根深度可达60~80厘米,水平根系分布到80~100厘米以外。在年周期中根系的生长活动一般早于地上部分的生长,停止生长晚于地上部分9春天,一般土壤温度在5℃时,根系即开始活动,但生长慢,生长量小。6月下旬到7月...
中国果树是哪个机构主办的期刊?
《中国果树》期刊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主办的。该期刊得到农业部的指导,旨在推动我国果树生产和科研领域的发展。它具有悠久的历史,自1959年创刊以来,一直专注于报道我国果树产业的最新科研成果和进展,积极交流果树生产中的先进技术,并为读者提供丰富的国外果树科技信息,以普及果树科技知识。
中国果树科研机构有哪些?
果树栽培属于园艺学科,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的果树科研一直是在农事试验场(或农业实验改进所)的园艺科或园艺试验场进行。1902年直隶农事试验场成立于保定设有园艺科率先开始进行果树科研工作,1958年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国家级果树研究所(见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此后,国家级、省(市、自治区)、...
甘肃静宁特产:静宁早酥梨
静宁早酥梨是甘肃省静宁县的特产。以下是关于静宁早酥梨的详细介绍:品种来源:早酥梨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育成的早熟新品种,母本为苹果梨,父本为身不知梨,于1956年杂交,1969年命名。生长环境:静宁气候资源独特,土壤肥沃,是早酥梨栽培的优生区。营养价值:B族维生素:保护心脏,减轻疲劳,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