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硒形态
一、土壤中硒的形态及其有效性
硒形态分析和实际调查表明,岩石、土壤中无机硒总量,从我国东北三江(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到西南三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并非是一低硒带。由水溶性硒、交换态硒和有机硒组成的非闭蓄性硒才是一低硒带。我国东南潮湿地区虽处于酸性还原氛围中,但生物作用强烈,有机硒含量颇高;西北干旱区氧化环境有利于硒被氧化
二、土壤中硒的活动性状
前一种环境的荒漠土由于蒸发作用,土壤中的硒随水溶液上升至地表与可溶盐矿物伴生,形成富硒盐渍土;后一种环境中的砖红壤、黄壤等由于水溶液向下流动,使其中的硒大多被介质吸附,而使硒在表层土壤中富集与可溶盐矿物分离。这种硒分异特征与风化壳是一致的,因为这些土壤都是由风化壳演变而来的。 (二)腐殖酸化作用 ...
三、不同土壤类型中的硒含量特征
硒含量均表现为表土层>心土层>母质(岩)层,表层土壤中硒含量以低山丘陵区和水网平原区为最高,在0.4mg/kg以上,北部海涂区为最低,平均含量在0.20mg/kg以下,明显与成土母(岩)质类型和土壤发育的成熟度有关。从土壤的表层富集系数来看,以中南部低山丘陵区为最高,达到了3.47mg/kg,北部海涂区为最低,仅为1.82mg...
四、土壤中的硒
河流两侧土壤以坡残积的褐土为主,由中侏罗系玄武安山岩坡残积层发育的2个褐土样品和太古宇黑云斜长片麻岩发育而成的1个褐土样品硒含量分别为129、151和129ng/g;清泉堡—猫峪一段,河流已发展成二级或三级较成熟河段,冲积层十分发育,河流两侧或一侧出现一、二级阶地,剖面沿线为冲积层形成的砂土,硒含量变化范围为68...
土壤中的硒
中毒村土壤中Se增加得比S快,而非中毒村土壤中S增加得比Se快,因而显示出非中毒村土壤S平均值比中毒村高的特点。高硒土壤中硒分布动态变化的重要结论可用张忠(1995)和朱建明(1997)的土壤硒形态分析作进一步说明。他们二人都共同选择双河鱼塘坝高硒土壤样品用连续提取法对硒形态或结合态进行分析。张忠的分析结果列于...
硒土是什么东西
硒土的形成与地质作用密切相关。在某些地质条件下,土壤中的硒元素含量相对较高,经过长时间的地质作用,形成了富含硒元素的土壤。这些土壤中的硒元素可以以多种形态存在,如无机硒和有机硒等。这些不同形态的硒在植物中的吸收和利用效率也有所不同。此外,硒土还具有一定的环境指示作用。在一些环境...
典型地区地球内部系统和地球表生系统硒状态特征对比
对于恩施高硒区土壤总量硒、植物有效态硒与有机质含量呈正比例关系,所以其高硒状态可以用任一硒状态表示。磁县地区由于没作土壤形态分析,情况不太清楚,但从病区粮食硒含量高于非病区推断,病区土壤中植物有效态硒肯定比非病区高。表6-2 三地区土壤硒对比 μg/g 恩施克山病区(包括非病区)土壤总硒...
地方性硒中毒是什么样情形?
土壤中的硒以亚硒酸铁形态束缚存在,一般累积在富铁层中。在富含有机质和腐殖质的土壤中易积累硒。硒氧化成比较易溶的硒酸。由于淋溶作用,硒可从土中排出。灌溉水中增加微量的硒,可明显提高植物各部分的含硒量。农作物、牧草等都对硒有一定的富集作用。在生物体内的硒都是以有机物——硒蛋白质的...
土壤中的硒是怎么来的呢
1、硒是来源于土壤的原因:①硒是来源于土壤的原因是因为土壤是硒在地球表面分布最广泛的地质体。硒在岩石中的丰度很低,主要以Se或SeO2的形式存在,难以被植物吸收。然而,土壤中的硒可以被植物吸收并转化为有机硒,进而被人类和动物摄入。②土壤中硒的来源包括成土母质、大气沉降、人畜粪便、灌溉水...
富硒土壤的具体特征
硒是人体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研究表明,硒能改善动物机体的免疫力,提高人体抗癌能力,抑制镉、砷、汞、银等重金属毒性。由于饮食是动物和人体摄取硒的主要途径,土壤-农产品系统中硒的迁移累积规律以及主要影响因素,如土壤硒含量与赋存形态,是硒生态地球化学与生命健康研究的热点,其开发利用已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