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灌区主要发展什么农业?
一、河套灌区地质及作物
河套灌区的土壤主要以盐渍化浅色草甸土和盐土为主,尽管土壤盐分较高,但热量条件相当优越。全年日照充足,平均达到3100至3200小时,10℃以上的活动积温在2700至3200℃之间,无霜期大约120至150天,适合一年一熟的农业生产。作物种类丰富,包括小麦、甜菜、玉米、胡麻、葵花、糜子以及瓜果和蔬菜等。然而,降雨量相对较
二、河套灌区简介
自1961年起,河套灌区引入黄河三盛公枢纽的水源,划分为了保尔套勒盖、后套和三湖河三个主要灌溉区域。这里的作物种类丰富,包括小麦、各种杂粮和向日葵等。总面积达1.16万平方千米,设计灌溉面积更是达到了惊人的73.7万公顷。1987年时,实际灌溉面积为48.37万公顷,显示了其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河套...
三、黄河流域最大的灌区
1、黄河流域最大的灌区是河套灌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巴彦淖尔市,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河套灌区属于没有引水灌溉便没有农业的地区,该灌区年引黄河水量为50亿立方米,占黄河过境水量的七分之一。2、北依阴山山脉的狼山、乌拉山南麓洪积扇,南临黄河,东至包头市郊,西接乌兰布和沙漠。1949年有引...
四、河套灌区的地质及作物
黄河年均过境水量280亿立方米,水质较好,故这一地区利用黄河灌溉发展农业历史悠久。
河套灌区水稻种植生产特点
生长期短,适应性强,适宜于大面积种植。河套灌区水稻种植生产以水稻为主,由于有充足的水源可供浇灌所以大部分地区都能够种植水稻。河套灌区还可以种植玉米、大豆、蔬菜等作物,多样性适宜农业生产。
河套灌区主产区的优势与不足
小麦具有突出的品质优势,但水资源不足。河套灌区作为“七区”之一被列为春小麦的主产区,河套小麦具有突出的品质优势,平均千粒重43.2克,容重792克/升,蛋白质含量15.1%,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也因该地区农业发达,生产用水量需求大,降水少,蒸发量大。河套灌区因靠近黄河,依托黄河灌溉被称为"...
巴彦淖尔市的经济表现是贫穷还是富有
在农业方面,这里是著名的河套灌区,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油、糖生产基地,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像葵花籽、番茄等农产品产量可观,相关加工产业也不断发展。工业领域,巴彦淖尔市形成了以有色金属冶炼、化工、电力等为主的产业体系,部分企业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竞争力,矿业经济也...
河套平原成为我国西部地区重要农业生产基地的原因
一向是西北最主要的农业区,有“塞外米粮川”、“塞上粮仓”、“塞北江南”之称。河套地区的畜牧业和水产业也很发达。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截止到2020年底,引黄用水量达1923亿立方米,灌区灌溉面积由547万亩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的680万亩,2020年已形成近千万亩规模,牢牢夯实了全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
“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
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专用玉米产业带河套灌区主产区: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华南主产区:优质水稻产业带甘蔗产业带水产品产业带甘肃新疆主产区: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优质棉花产业带这一战略格局的实施,有助于推动我国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和规模化,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和竞争力。
河套灌溉主产区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原因
巴彦淖尔市是河套小麦的主生产地,也是国家和自治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全国唯一的国家发改委立项建设的规模化优质春小麦生产基地。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中,河套灌区作为“七区”之一被列为春小麦的主产区。2009年小麦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246万亩和18.2亿斤,为历史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