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科学施锌肥技术有哪些特点?
1、如何给农作物科学施用锌肥
1. 作底肥:亩用硫酸锌0.5-2公斤,可将锌肥与有机肥、生理酸性化肥(不要与磷肥混合)、细土混合使用。锌在土壤中的移动能力较差,表施效果不佳,应随耕地翻入土中,施肥需均匀。锌在土壤中的残效时间较长,基肥不必每年施用,可隔年施用。2. 蘸根:用氧化锌(0.1%-0.2%浓度)溶液蘸根,但蘸根时间不宜过长,一般
2、锌元素和马铃薯的生长发育有哪些联系?
此外,用微量元素Zn、Mn、Cu和B浸种薯和叶面喷施对马铃薯茎粗、株高、茎叶干重和产量均有良好效果。微量元素对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康玉林等(1992)研究马铃薯对高剂量锌的反应,试验结果表明:较高剂量的锌肥(75~7500kg/hm2)可延缓马铃薯茎叶的生产,对块茎的产量反而有促进作用;每公顷施用1....
3、马铃薯如何施好基肥、种肥,追肥?可以施含氯化肥吗?
钾素参与了马铃薯植株的代谢过程,对于增强光合作用和延迟衰老有重要的作用。钾素缺乏,马铃薯植株节间缩短,叶片失绿甚至枯死。增施钾肥,可以促进蛋白质、淀粉、纤维素及糖类的合成和累积,并能提高植株的抗逆性。(4)微量元素 马铃薯对微量元素中的硼和锌比较敏感,硼能促进块茎的膨大并防止发生龟裂,对...
土豆施肥技术要点 马铃薯施肥技术要点
马铃薯对锌肥和硼肥比较敏感,可采用叶面喷施的方式。每亩5070千克肥液,每隔7天喷一次,喷23次即可。避免盲目使用进口复合肥:虽然进口复合肥肥效高,使用方便,但价格较高,增加生产成本。且配比不合理,尤其磷素含量过高,作物吸收不完全会造成浪费和污染环境。
土豆施肥技术要点 马铃薯施肥技术要点
出苗后60天内将90%的肥料施下;中期控制茎叶生长,不让其疯长,促使其转入地下块茎形成与膨大,后期不能使叶色过早落黄,以保持叶片光合作用效率;多制造养分供地下块茎膨大。施肥上以钾肥为主,适当补施氮肥。距收获期30天应将肥料全部施完。2、马铃薯施肥以基肥为主,一般占总用肥量的60%—70%...
锌肥叶面喷施注意事项
锌肥仅在缺锌地块和对锌敏感的作物上使用才有效,使用前需了解土壤锌含量和作物对锌的敏感性。当土壤有效锌含量低于0.5毫克/公斤时,锌肥的增产效果较好;高于1毫克/公斤时,增产效果较小。对锌敏感的作物包括水稻、玉米、高粱、大豆、番茄等,中等敏感的作物有马铃薯、洋葱、甜菜等。不能过量施用:锌肥...
旱地玉米间作马铃薯如何进行科学施肥
施肥位置:玉米的肥料应埋入0.037㎡的坑内,以确保肥料能够充分被根系吸收。马铃薯的基肥应一次施入,并均匀覆盖在土壤表面或翻入土中。 施肥量调整:具体的施肥量应根据土壤肥力、作物品种、生长阶段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适当调整。通过以上科学的施肥方法,可以确保旱地玉米间作马铃薯的养分需求得到满足...
旱地玉米间作马铃薯如何进行科学施肥
施肥位置:基肥应施于根系分布层,追肥应施于植株附近,但避免直接接触根系,以免造成烧根。 水分管理:施肥后应及时浇水,以促进肥料溶解和根系吸收。但需注意避免过量浇水,以免造成养分流失和土壤板结。通过以上科学施肥方法,可以满足旱地玉米间作马铃薯的养分需求,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旱地玉米间作马铃薯如何进行科学施肥
提高肥料利用率。施肥时期:根据玉米和马铃薯的生长周期和需肥特性,合理安排施肥时期,避免肥料浪费和环境污染。施肥量控制:严格按照每公顷的施肥量进行施用,避免过量或不足,以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和产量。通过以上科学施肥方法,可以充分满足旱地玉米间作马铃薯的养分需求,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旱地玉米间作马铃薯如何进行科学施肥
旱地玉米间作马铃薯的科学施肥方法如下:玉米施肥: 基肥:在早春土地解冻时,每公顷施用农家肥2.25万kg作为基肥,同时混合适量的普钙和锌肥,与土混匀后埋于挖好的坑内。 拔节期追肥:在玉米拔节期,每公顷追施剩余的20%农家肥,以及适量的尿素作为追肥。 大喇叭口期追肥:在大喇叭口期,每公顷追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