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剂怎么做溶出?
一、药剂学笔记:散剂颗粒剂胶囊剂滴丸剂及微丸
一、固体剂型的吸收过程:散剂的吸收速率最高,其次是颗粒剂,然后是胶囊剂,片剂次之,丸剂最低。二、固体剂型的溶出:noyes-whitney 方程描述了药物从固体剂型中的溶出速率与药物粒子的表面积、溶解度、在溶出介质中的浓度梯度成正比的关系。散剂:一、散剂的含义、分类与特点:散剂是由一种或多种药物经粉碎并均匀混
二、关于药剂学的问题(通过比较散剂·颗粒剂及胶囊剂的制备,分析它们的作 ...
如片剂和胶囊剂口服后首先崩解成细颗粒状,然后药物分子从颗粒中溶出,药物通过胃肠粘膜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中。颗粒剂或散剂口服后没有崩解过程,迅速分散后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因此药物的溶出、吸收和奏效较快。制剂吸收的快慢顺序一般是:散剂>颗粒剂>胶囊剂 ...
三、下列质量检查中,属于颗粒剂特征检查项的是( )。
①可溶颗粒检査法取供试品10g(中药单剂量包装取1袋),加热水200ml,搅拌5分钟,立即观察,可溶颗粒应全部溶化或轻微浑浊。②泡腾颗粒检查法取供试品3袋,将内容物分别转移至盛有200ml水的烧杯中,水温为15~25℃,应迅速产生气体而呈泡腾状,5分钟内颗粒均应完全分散或溶解在水中。颗粒剂按上述方...
难溶性药物颗粒剂制备工艺
4. 湿法制备:采用湿法制备技术,通过溶解、沉淀或共沉淀等方法,使药物与载体结合成颗粒。5. 干燥:对制得的颗粒进行干燥处理,去除水分并使颗粒稳定。6. 表面处理:对颗粒进行表面处理,如涂覆、喷雾干燥等,以改善药物释放性能和口感。7. 包装:将制得的颗粒剂装入容器中,进行密封包装,保证质量稳定...
溶出度简介
溶出度系指活性药物从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等制剂在规定条件下溶出的速率和程度。 4 溶出度测定法 [1] 凡检查溶出度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的检查。 4.1 第一法(篮法) 4.1.1 仪器装置 (1)转篮 分篮体与篮轴两部分,均为不锈钢或其他惰性材料(所用材料不应有吸附作用或干扰试验中供试品活性药物成分...
什么是溶出度,测定方法有哪些
溶出度药典定义:溶出度系指活性药物从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等普通制剂在规定条件下溶出的速率和程度,在缓释制剂、控释制剂、肠溶制剂及透皮贴剂等制剂中也称释放度。溶出度测定方法含篮法、桨法、往复筒法、流池法、桨碟法、转筒法、往复支架法。各国药典收载装置类型略有差异,其中小杯法是中国药典...
头孢呋辛酯颗粒与头孢呋辛酯片区别?头孢呋辛酯片说明书多了医...
你好,这两种药主要是剂型不一样,颗粒剂的服用方法是用水冲开后服用,因此没有片剂的崩解过程和溶出过程,药物直接以分子形式或微粒的形式进入消化道。片剂服用后在胃内开始崩解过程,之后通过溶出过程才能成为分子状态。颗粒剂的生物利用度要高于片剂。头孢呋辛酯片说明书多了医子宫炎感染,可能是因为...
如何提高片剂的溶出度
提高片剂的溶出度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实现:优化药物颗粒大小:减小药物颗粒:通过粉碎或微粉化技术减小药物的颗粒大小,可以增加药物的表面积,从而提高其溶解速率。选择合适的辅料:使用亲水性辅料:添加亲水性辅料如乳糖、蔗糖等,可以改善片剂的润湿性和溶解性。采用崩解剂:加入适量的崩解剂,如交联羧甲基...
固体制剂体外溶出度测定有何意义
崩解是早期评价药物是否有效的方法,后来发现崩解良好的药物并没有药效,问题出在崩解后,药物没有溶出过程。为了更好地在体外评价药物的治疗效果,后期开发了溶出度测定方法,溶出度是体外评价样品质量、判断药物疗效的有效药学研究手段。常用的固体剂型有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滴丸剂、膜剂等,在药物...
颗粒剂颗粒剂的标准
所有颗粒剂都必须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ⅩⅢ C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进行检测,以确保其微生物指标符合相关标准。颗粒剂是一种方便应用和携带的制剂,可以直接吞服,也可以冲入水中饮入。其溶出和吸收速度较快,特别适用于需要快速起效的药物。细粒剂是颗粒剂的一种,其粒径介于105-500微米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