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培中常用的维生素
一、植物组培培养基配方
3. 铁盐:一般使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37.3mg/L)和硫酸亚铁(27.8mg/L)配制成铁盐溶液,能保证铁元素在培养基中稳定存在,满足植物对铁的需求。4. 有机成分:甘氨酸2mg/L、维生素B1 0.1mg/L、维生素B6 0.5mg/L、烟酸0.5mg/L、肌醇100mg/L 。这些有机成分有助于植物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分化,参与细胞内
二、植物培养基里需要加维生素吗?
在培养基中加入维生素,常有利于外植体的发育。培养基中的维生素属于B族维生素,其中效果最佳的有维生素B1、维生素B6、生物素、泛酸钙和肌醇等。4.有机附加物 包括人工合成或天然的有机附加物。最常用的有酪朊水解物、酵母提取物、椰子汁及各种氨基酸等。另外,琼脂也是最常用的有机附加物,它主要是作为...
三、植物组培中MS培养基中都有哪些物质
盐酸吡哆醇(维生素B6) 100 盐酸硫胺素(维生素B1) 100 甘氨酸 400 以上各种营养成分的用量,除了母液Ⅰ为20倍浓缩液外,其余的均为200倍浓缩液。上述几种母液都要单独配成1 L的贮备液。其中,母液Ⅰ、母液Ⅱ及母液Ⅳ的配制方法是:每种母液中的几种成分称量完毕后,分别用少量的蒸馏水彻底溶解,然后...
四、维生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这时候维生素c就派上用场啦,我们可以在自来水中放入一些维生素c,完全溶解后可以有效预防土壤板结,让土质变得更加疏松。 另外,维生素c不仅可以有效预防土壤板结,还能调节土壤酸碱度,比如茉莉花、茶花、杜鹃这些喜欢酸性土壤的植物,一旦酸性不够就容易黄叶、烂根,这时候在土壤中混合维生素C溶液让碱性土壤变酸,植物在自己...
五、培养基包括哪些成分,各有什么作用,如何配制
在组培中以B族维生素为主,常使用盐酸硫胺素(维生素B1)、盐酸吡哆醇(维生素B6)、烟酸(维生素B3)、钴胺素(维生素B12)、叶酸(维生素Bc)、生物素(维生素H)、抗坏血酸(维生素C)等,一般使用浓度为0.1-1.0mg/L。2.3 肌醇(环己六醇)在组培中,肌醇本身不直接促进培养物的生长,可有助...
组培苗怎样才能有效的降低污染?有具体措施嘛
1组培污染控制 1.1.1外植体的处理:尽可能减少新鲜外植体材料切割、接种操作过程中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 以减轻外植体的褐化。1.1.2降低环境的pH: 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在pH 6.5时最大,随着pH的降低活性下降。在培养基中适量加入维生素C或柠檬酸等还原剂,也能降低pH,但不能低于5.5,因为培养基在pH 5...
植物组织培养包括哪几个部分,有什么功能
狭义是指组培指用植物各部分组织,如形成层、薄壁组织、叶肉组织、胚乳等进行培养获得再生植株,也指在培养过程中从各器官上产生愈伤组织的培养,愈伤组织再经过再分化形成再生植物。1、胚胎培养 指以从胚珠中分离出来的成熟或未成熟胚为外植体的离体无菌培养。2、器官培养 指以植物的根、茎、叶、花、果...
有关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的问题
愈伤组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它体内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所以要光的照射。需要矿物质,水,植物激素,葡萄糖等
外植体组培过程中的褐化问题
如维生素C、柠檬酸、硫代硫酸钠等,可降低酚类氧化物的毒性,减轻褐变。3. 使用吸附剂:活性炭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等吸附剂能吸附外植体周围的有毒物质,减轻褐变。综上所述,通过合理选择外植体、培养条件,以及使用抗氧化剂和吸附剂,可以有效预防和减轻植物组培过程中的褐化现象。
牡丹是怎样进行组织培养的?
牡丹组培中,80%以上芽尖都会产生褐色物质,如不及时转移,能使整个培养基变褐,导致繁殖体活力下降。褐色物质可能为酚类化合物及多酚氧化酶作用下发生氧化作用所致。防治方法:①将采下的外植体在洁水中浸泡2~3小时;②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C及活性炭(0.3%~0.5%);③增加培养基的硬度和体积等。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