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质火山岩
1、硅质岩类
放射虫硅质岩常为灰黑色、淡红色或灰绿色,呈层状、似层状或透镜状,常与基性火山岩、中酸性熔岩及凝灰岩共生,具生物结构,主要由放射虫遗体及石英微晶基质组成,含量在80%以上,致密、坚硬(图5-23)。这类岩石多见于伸展洋盆的中生代和古生代沉积物中。例如,西藏南部的中生代地层中有很多放射虫岩。4.蛋白岩和板状硅藻岩 其主要
2、硅质岩类
硅质岩是指由化学作用、生物化学作用、生物作用和某些火山作用所形成的富含二氧化硅(70%~90%)的岩石,不包括主要由机械沉积作用形成的石英砂岩和变质石英岩,虽然它们的二氧化硅含量有时可达95%以上。 硅质岩的矿物成分主要有非晶质的蛋白石(SiO2·nH2O,为胶凝体)、隐晶质的玉髓(又称石髓,SiO2)和结晶质的自生石英...
3、火山硅泥质岩石组合
常见的硅质岩有燧石、碧玉、放射虫硅质岩、硅质海绵岩等,它们的形成与海底火山作用有关,也与海洋中硅质生物的沉积有关,页岩是该类岩石中的主要组分,多为硅质页岩、碧玉页岩、凝灰质硅质页岩、黑色页岩等,含有一定程度的有机质。这些岩石的形成反映了长时期的极其缓慢的沉积作用,属于深水的非补偿...
4、祁连洋及北祁连次生洋盆存在的证据之二——硅质岩
热液活动区的洋脊和岛弧目前还无定量区分标准,但由于岛弧环境混有火山碎屑物以及岛弧基底剥蚀碎屑,因此〈FeO〉、MgO、CaO应高于其他环境中的硅质岩;洋脊环境各种岩石Al2O3较低,硅质岩中Al2O3最低,w(Al2O3)为0.29%,而近陆的深海硅质岩往往有陆源碎屑物加入,Al2O3含量较高,w(Al2O3)为11.3%,( ...
珍珠岩的原材料
珍珠岩是一种硅铝质火山岩形成的矿物,因其呈白色珍珠状球体而得名。硅质火山岩的含水量为2% ~ 5%。粉碎后加热到1000℃左右,形成膨胀珍珠岩,其堆积密度很小,在50公斤/立方米到180公斤/立方米之间。这种矿物具有闭孔结构。
学习任务认识硅质岩类的岩石
根据成因可把硅质岩分为两大类: (1)生物或生物化学成因的:硅藻土、放射虫岩、海绵岩、板状硅藻土、蛋白土。 (2)非生物成因的:碧玉岩、燧石岩、硅华。它们可以是化学成因的,也可能是次生成因的,或与火山作用有关。 (一)硅藻土 硅藻土(或叫硅藻岩)主要由硅藻遗体(硅藻壳,其成分为蛋白石)组成。硅藻种类繁多,...
(五)硅质岩
放射虫硅质岩:主要由放射虫构成(图版3-16),以球形或钟罩形为主,虫腔可被杂质或硅质充填。碧玉岩:颜色多样,有红色、绿色、灰黄色。主要由自生石英,其次是玉髓组成。碧玉岩致密坚硬,贝壳状断口,经常与火山岩共生。燧石岩:颜色多样,以灰色、黑色等暗色最为常见。主要矿物为隐-微晶石英,致密...
珍珠岩是什么
珍珠岩是硅铝火山岩形成的矿物质,因具有白色珍珠状球形而得名。硅质火山岩含水量为2%~5%,当粉碎加热约至1000℃时,即膨胀形成膨胀珍珠岩,其容重小,50~180千克/米3。这种矿物质具有密闭的胞状构造。珍珠岩 #硅铝火山岩 #矿物质 #膨胀珍珠岩 #容重 #胞状构造 ...
三大岩石及其代表
碳酸盐岩:主要包括灰岩和白云岩,由碳酸盐矿物沉积而成。硅质岩:主要由硅质物质沉积胶结而成的岩石。变质岩 定义:变质岩是由于地球内力的高温高压造成岩石中的化学成分改变或重结晶形成的岩石。代表:板岩:由页岩等岩石变质而成的,具有板状结构的岩石。千枚岩:具有千枚状构造的变质岩,原岩多为页...
蛭石和珍珠岩的区别是什么
蛭石和珍珠岩的区别是蛭石为云母类矿物,珍珠岩是由硅质火山岩形成的矿物质,具有珍珠状球形裂纹而得名。蛭石,具有良好的缓冲性,不溶于水,并含有可被花卉利用的镁和钾,为无土栽培的优良基质。珍珠岩,透气性好,含水量适中。当珍珠岩灌水后,大部分水分保持在表面,由于水分张力小,容易流动,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