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分蘖过多怎么办?

奥普乐农资2025-07-16 02:4487 阅读0 赞

一、水稻分蘖过多怎么办 怎么施肥好

发现水稻分蘖过多时,及时排水并进行晾晒。晾晒标准以达到叶子微黄,土壤表面无脚印痕迹为宜。保持水层在3~5cm左右,以促进有效分蘖的产生。合理控制氮肥:水稻拔节孕穗期追肥时,减少氮肥的施用量,避免过量氮肥导致无效分蘖的产生。追施钾肥,如氯化钾,以促进茎秆粗壮,有利于大穗的形成。病虫害防治:加强田间

二、水稻分蘖过多怎么办?这三大解决措施需重视!

1、排水晒田如果发现水稻分蘖过多的时候,要及时的排水晒田,不仅可以有效控制无效分蘖的产生,还能够促进水稻根系的发育,有利于后期的养分吸收和抗倒伏能力。晒田的标准是叶片略微发黄,双脚站立无痕迹。等晒好之后要及时复水,水层以3~5cm左右为宜,可以促进有效分蘖的产生。2、合理追肥水稻在施用过量...

水稻分蘖过多怎么办?这三大解决措施需重视!

三、水稻分蘖过多怎么办 怎么施肥好

如果发现水稻分蘖过多,及时排水晾晒,不仅能有效控制无效分蘖的产生,还能促进水稻根系发育,有利于后期养分吸收和抗倒伏。晒干的标准是叶子微黄,脚丫立着没有任何痕迹。水层应在3~5cm左右,能促进有效分蘖的产生。合理追肥 水稻过量或部分施用氮肥会导致大量无效分蘖。因此,水稻拔节孕穗期追肥时,应尽量...

水稻分蘖过多怎么办 怎么施肥好

四、水稻分蘖过多影响产量,需要如何控制呢?

干燥田地时应避开大米中间,并将水干燥。促进水稻根系发育,施用钾肥,控制氮肥。水稻过度耕作通常是由于氮肥过量造成的。在水稻联合启动阶段,不得使用氮肥或少施氮肥进行追肥,施用钾肥,促进水稻生育,促进后续养分吸收,排干农田,停止施用氮肥,正确施用钾肥,加强病虫害防治。水稻分蘖多,造成营养浪费。

水稻分蘖过多影响产量,需要如何控制呢?

五、水稻秧苗怎么管理提高分蘖

要提高水稻秧苗的分蘖,可以采取以下管理措施:1. 施用分蘖肥: 及时施肥:水稻插秧后必须尽早施用分蘖肥,主要以氮肥为主,同时配合施入锌肥。 分次施用:分蘖肥可以分两次施用,第一次在插秧后立即进行,第二次对于11片叶品种要在5叶前施入。2. 控水晒田: 浅灌为主:灌水不宜过深,应以浅灌...

水稻苗插秧结束后,秧苗怎么分蘖快,分蘖多?

在水稻插秧结束后的管理中,促进秧苗分蘖快且分蘖多是一项重要任务。以下是一些关键措施:1. **秧苗期管理**:在移栽前五至七天,应结合苗床病害和地下害虫的防治,对秧苗进行综合防治。此时,可适量配比促进生长的药剂,以保障秧苗的健康成长。2. **灌溉技术**:采用浅水灌溉,增加土壤温度,有利于水稻...

水稻秧苗怎么提高分蘖 水稻怎么除草

分蘖肥可分两次施用,移栽后及时施用第一次,对于11叶品种,应在5叶前施用第二次。控水干燥:在分蘖期,稻田应进行适当风干,使水稻根系吸收氧气,促进根系发育,使植株健壮,可有效分蘖。同时,排出田间有害物质,避免田间积水过多。病虫害防治: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喷洒阿维菌素、吡虫啉·毒死蜱、高效...

水稻秧苗怎么管理提高分蘖

2、控水晒田。灌水不宜过深,浅灌就行。可以在分蘖期时,适当晾田,目的是为了让水稻根系吸收到氧气,促进根系的发达,使植株强壮,这样可以有效分蘖,同时也能排出田间有害物质。如果田间水过多人工灌溉或者是雨水过多),及时开沟排水。3、及时除草除草是在杂草处于2-4叶期时进行的,如果田间没有及时...

水稻高节位分蘖是怎么回事?

有可能是前期受了除草剂药害。同时还有其他症状的情况下可以判断为除草剂药害,受害水稻叶片发黄,后出现高位分蘖,节部膝曲,有倒生根,叶鞘质刚。诊断此类还有另外一种简单有效的办法,即田间杂草也会出现草甘膦中毒症状,尤其是稗草中毒症状几乎与水稻一致。水稻在生育中前期受害,且程度较轻时,仍可...

水稻长得太茂盛怎么办

水稻长得太旺可能是由氮肥施用过多,种植密度过大或温度影响等因素造成。若是氮肥施用过多导致,需做好施肥工作,多使用有机肥或选用水稻配方专用肥,使用尿素做氮肥,且不要一次性将氮肥施入田间,可分批多次施入,如沿淮稻区,每亩基肥施氮肥总量的50%左右,在分蘖期和孕穗期根据植株长势分别追施...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