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的溶解度有什么规律?
1、化学元素周期表同一主族和同一周期溶解度变化规律
溶解度规律一般不明显。同主族从上到下一般溶解度会下降,,同一周期从左到右由于元素性质不均,不具有比较价值,金属的话就主要看是跟什么阴离子形成的化学物了,这个阴离子才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2、溶解度可以用元素周期表律来解释吗?酸性的强弱可以用元素周期表来判断吗...
溶解度一般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但是有规律口诀可以记忆:盐酸盐不溶银亚汞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硝酸盐都能溶在水中间碳酸盐溶者只有钾钠铵钾钠钡铵碱都溶元素最高价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可以用元素周期律解释。例如,卤素除氟以外,从上往下,非金属逐渐增强,元素最高价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依...
3、卤素化合物溶解度规律
卤素化合物的溶解度规律如下:氟化物:钙氟化物不溶:在常见的氟化物中,钙的氟化物是不溶于水的。氯化物:银氯化物和汞氯化物不溶:在氯化物中,银的氯化物和汞的氯化物是不溶于水的。溴化物和碘化物:与氯化物相似:溴化物和碘化物的溶解度规律与氯化物相似。也就是说,如果某种元素在氯...
4、金属中气体气体在金属中的溶解度
气体在金属中的溶解度受到温度和气体分压的影响。当温度保持恒定时,溶解度s与分压p的平方根成正比,这一规律由西韦特定律描述,公式为s=kp^(1/2),其中k为常数。当气体分压不变时,溶解度s与温度T的关系可用C=Q/(RT)表示,其中C为常数,Q是气体溶解时的热效应,R为气体常数,T为绝对温度...
5、为什么氯化银溶解度比溴化银大,氢溴酸的酸性比盐酸强?
你好,溶解度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比如卤族元素形成的盐类,特别是微溶和不溶的盐类是随着元素的非金属性变化的,非金属性越强,溶解度越大,氟有时候不符合规律 比如:以铅为例,含铅的眼泪溶解度都很小 氯化铅,是微溶,溶解度0.9 溴化铅,0.08,碘化铅,0.06 银也是这样,氯化银,溴化银...
稀土元素硫酸盐的溶解度有何独特之处,它们随稀土原子序数的变化关系如何...
硫酸钐 2.7g 硫酸铕 2.56g 硫酸钆 2.6g 硫酸铽 3.56g 硫酸钬 8.18g 硫酸镥 57.9g 硫酸镱20℃时的溶解度我虽然没找到,但我找到了它10度和30度的溶解度供你参考:硫酸镱37.5g(10℃) 22.2g(30℃)由此可看出溶解度和原子序数并没有什么明显关系。参考资料:溶解度-百度百科 ...
初中化学溶解性表的记忆口诀
接下来的部分涉及到初中溶解表中关于硫酸和碳酸的溶解规律:3.硫酸除铅和钡,指的是硫酸盐中除了铅盐和钡盐大多数都可以溶于水。其它微溶入水强,即硫酸盐以外的其他盐类在水中大多是微溶或者溶解度较大。学生在记忆时要注意除去不溶于水的特例如硫酸铅、硫酸钡。这些盐类在自然界中比较常见,属于...
为什么卤族元素离子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
离子为硬碱,且硬度次序是F⁻>H₂O,因而Ag⁺与H₂O结合相对稳定,在水中溶解度大。但遇到软性较大的Cl⁻、Br⁻、I⁻时,Ag⁺趋向于与X-结合,所以AgCl、AgBr、AgI在水中溶解度较小,且四种LiX随着卤离子软性的增加而溶解度逐渐减小。
氯化银的溶解度为什么比碘化银的大?5
你好,溶解度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比如卤族元素形成的盐类,特别是微溶和不溶的盐类是随着元素的非金属性变化的,非金属性越强,溶解度越大,氟有时候不符合规律 比如:以铅为例,含铅的眼泪溶解度都很小 氯化铅,是微溶,溶解度0.9 溴化铅,0.08,碘化铅,0.06 银也是这样,氯化银,溴化银...
沉淀溶解性口诀溶解性口诀
只溶钾、钠、铵。7、说明:以上四句歌谣概括了8类相加在水中溶解与不溶的情况。8、3、钾钠铵硝皆可溶、盐酸不溶银亚汞。9、硫酸不溶钡和铅、碳磷酸盐多不溶。10、多数酸溶碱少溶、只有钾钠铵钡钙。11、4、钾钠铵盐硝酸盐,完全溶解不困难。12、氯化亚汞氯化银,硫酸钡和硫酸铅。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