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氮理论
一、试述碳氮比(C N)学说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他提出了碳氮比(C/N)学说,C为碳水化合物,N为可利用的含氮化合物,当植物体内C/N比值高时,有利于生殖体的形成,促进开花;反之,有利于营养生长,延迟开花。C/N比学说只适宜长日照植物和某些日中性植物的开花,对短日照植物如菊花、大豆等的开花则不适宜。C/N比学说不能解释开花的本质,它不是诱导植物开花
二、碳氮比满足能硝化和反硝化的理论比是多少
理论上以COD折算,C/N=4.87:1 的理论比是
三、【元素家族——连载33】空气里最多的元素——氮
氮14继续参与反应,与质子碰撞生成氧15原子核,氧15很快β衰变生成氮15原子核,最后氮15与质子碰撞生成一个碳12原子核和一个α粒子。这个循环相当于将4个质子转化为一个α粒子,同时碳、氮、氧原子核作为催化剂参与反应。在1926年,爱丁顿提出太阳的能源源自氢核聚变。然而,这一理论在计算时发现,即使...
农作物秸秆的碳氮比是多少
碳氮比的要求:理论上要求碳氮比25~35︰1,发酵效果才比较好,但如果是农作物秸秆例如玉米秸秆等觉见秸秆的碳氮比为65~85︰1,碳素过高,不利于发酵,即使发酵完成,所生产的有机肥仍然碳氮比过高,如果施于农田,则可能产生土壤中的微生物与农作物争夺氮素的现象,造成农作物幼苗生长不好的缺点...
花芽是如何形成的?
克劳斯(E.J.Kraus)和克雷比尔(H.R.)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对番茄的试验,认为开花结果不是决定于糖和含氮物质量的多少,而是决定于糖和氮的比例,提出花芽形成的碳和氮关系的理论,即碳氮比(C/N)学说,并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以后,古尔利(J.H.Gourley)和豪利特(F.S.)结合苹果的栽培技术,把...
终于抽到 SSR 微中子啦!人类首见太阳稀有核反应的直接证据
作为美国顶尖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贝特受到其他学者针对太阳的研究成果启发,又接续撰写了两篇论文,主题分别就是现今所知, 氢核融合为氦的两种核反应类型 :一为 质子–质子连锁反应(proton–proton chain ,又称质子–质子链反应) ,二为 碳氮氧循环 ――也因为在「核反应理论的贡献,尤其是关于恒星产生能量的...
活性污泥法中碳氮比一般是多少
活性污泥法的碳氮磷的比例一般是C:N:P=100:5:1。对于各类微生物来说,其具体需求的碳氮比是不同的,但是对于活性污泥这个微生物群体而言有一个经验的值。当然,对于活性污泥系统而言,这个比例在工程中也未必是一定的,生物总是有一定的适应范围的。因此,理论如此,实际操作接近即可,有一点差距是没...
总氮脱除过程中影响因素有哪些?
3. pH值:pH值的最佳范围是6.5至7.5。这个范围内的pH值有利于硝化细菌的活动,从而提高总氮脱除效率。4. 碳源有机质:充足的碳源有机质是必需的,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反硝化作用的速率。不同的碳源物质会导致反硝化速率的差异。5. 碳氮比:理论上,每1克硝酸盐氮转化为氮气需要大约2.86克的BOD5...
总氮脱除过程中影响因素有哪些?
通常不超过1毫克/升。3. pH值:理想的pH值范围是6.5至7.5。4. 碳源有机质:必须提供充足的碳源,因为不同的碳源物质会导致反硝化速率的差异。5. 碳氮比:理论上,每1克硝酸盐氮转化为氮气需要2.86克的BOD5碳源物质。以上是总氮脱除过程中的一些主要影响因素。
养鸡发酵床垫料里面为什么要有锯末才可以
理论上讲,碳氮比大于25的原料都可以作为垫料原料,而且碳氮比越高,使用寿命越长。在所有垫料中锯末的碳氮比最高(492:1),最耐发酵。同时锯末疏松多孔,保水性最好,透气性也较好。因此,用锯末制作金宝贝干撒式发酵床是非常好的垫料。但并不是说所有的锯末都适合做金宝贝干撒式发酵床的垫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