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的褐斑病打什么药?
一、柑橘褐斑病怎么防治?
1、药物防治:发病前喷施保护性杀菌剂,比如可杀得、喹啉铜,或喷施“大生M-45”,或用50%氟腚胺1000-2000倍液、70%丙森锌600-8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1000-2000倍液进行防治。2、农业防治:春梢萌芽前将病枝、病叶剪除,然后集中烧毁,果园湿度较大时要修整沟渠,降低湿度,同时要增施磷钾肥,以
二、柑橘褐斑病与炭疽病的区别以及防治方法
雨前防治:使用内吸性药物,如啶酰菌胺、腐霉利、异菌脲等杀菌剂,或三唑类如氟硅唑、戍唑醇等。预防性使用:丙森锌、代森锰锌和铜制剂,如氧化亚铜、氢氧化铜等,能有效控制病害的发展。综合管理:加强果园管理,提高树体抗病能力。注意雨后排水,降低果园湿度。定期检查果园,发现病害及时防治。
三、柑橘褐斑病防治 附症状及发病原因
药剂选择:保护药剂包括丙森锌、代森锰锌等,治疗药剂包括啶酰菌胺、吡唑醚菌酯等。症状: 叶片受害:初期叶片表面出现圆形褐色小点,周围伴黄色晕环。病斑扩大后,叶片边缘隆起,中间呈黄褐色至灰褐色,略凹陷,伴有黄色晕环。 病情发展:叶片上病斑数量增多,可达10余个。潮湿时病斑长出黄褐色霉丛,叶片...
四、柑橘棒孢霉褐斑病防治方法
在杀菌剂的选择上,建议使用保护性杀菌剂如大生M-45、可杀得和喹啉铜,配合内吸治疗性杀菌剂如速克灵、扑海因等,同时考虑不同作用机制杀菌剂的混配,以提高防治效果并延缓抗药性的产生。除了树冠喷药,地面撒施石灰也是减少侵染源的有效手段,从多方面综合防治,以确保柑橘的健康成长。
柑橘褐斑病与炭疽病的区别以及防治方法
病斑呈淡褐色,扩展迅速,有腐臭味。防治上,关键在于雨前采取内吸性药物防治,如修剪保持通风透光,提前使用杀菌剂。推荐在雨前使用啶酰菌胺、腐霉利、异菌脲等杀菌剂,或三唑类如氟硅唑、戍唑醇等。预防性使用丙森锌、代森锰锌和铜制剂,如氧化亚铜、氢氧化铜等,能有效控制病害的发展。
柑橘褐斑病为什么导致落叶
促梢壮梢,提升树势与抗病抗逆能力;对于荫蔽严重的果园,应进行大枝修剪,以利于通风透光;排水降湿,缩短叶面水膜持续时间,减少病原菌侵染的机会。2、药剂防治:抓住春梢、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等时期用药保护,春梢一粒米和谢花后必须防治。药剂可选用,注意保护和治疗性药剂结合使用。
柑橘五月份打什么药
柑橘在五月份的时候,很容易出现一些真菌性的病害,比如褐斑病、炭疽病等,此时就需要喷洒肟菌·戊唑醇干悬浮剂进行防治。为了更好的预防溃疡病出现,还可喷洒噻霉酮、噻唑锌和噻菌铜。在这个时候它会开始结果,当生理落果之前,可以给它喷洒芸苔素内酯、赤霉素等,能够减少落果的情况。
柑橘褐斑病防治方法有哪此
通过深沟排水措施来降低园区内湿度,改变有利于病原菌的生长环境。加强树体管理:褐斑病病原菌易感染柑橘幼嫩组织,偏施氮肥的果园由于氮肥促进幼嫩组织的生长而发病较重。因此,要求果农避免偏施氮肥,增施氮、磷、钾肥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可喷施曼哈顿侯大师3号杀菌剂,据了解防治褐斑病效果不错 ...
柑橘褐斑病怎样防治?
根据褐斑病的发病规律,应在春梢、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抓准时机施药,其中以春梢3~5cm时和落花期2次防治最为关键,秋梢期根据发病情况再喷药1~2次。有效药剂:保护性的主要有铜制剂、丙森锌、代森锰锌、氟腚胺、百菌清等;治疗性的主要有啶酰菌胺、三唑类杀菌剂、吡唑醚菌酯、腐霉利、异菌脲...
农用硫酸链霉素的作用
一、农用硫酸链霉素的作用 1、农用链霉素是一种抗生素类杀菌剂,具有内吸性,其抗菌谱广,选择性强,容易被作物吸收,主要用于花卉、水稻、柑橘、大白菜等植物上,可以防治细菌性褐斑病,细菌性腐烂病(霜霉病、软腐病、白叶枯病、黑腐病),常见的剂型为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作用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