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萎蔫病

奥普乐农资2025-07-15 00:0098 阅读30 赞

一、棉花黄萎病病害症状

幼苗期:叶片边缘退绿发软,叶脉间出现不规则淡黄色病斑,逐渐扩大变褐色干枯。成株期:现蕾期后逐渐发病,叶片叶脉间出现紫红色失水萎蔫不规则的病斑,病斑扩大后变成褐色枯斑甚至整个叶片枯焦脱落。这些症状表明棉花受到了黄萎病的侵害,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棉花黄萎病病害症状

二、棉花枯萎病病害症状

1. 棉花枯萎病是一种全生育期内均可发生的病害,主要影响维管束。2. 苗期受害时,可出现青枯型症状,表现为棉株迅速失水,叶片下垂并逐步枯萎。3. 黄化型症状从叶缘开始,叶片的边缘变黄,最终整片叶片死亡或脱落,叶柄和茎部导管也会变褐色。4. 黄色网纹型特征明显,叶脉变黄,而叶肉保持绿色,常...

棉花枯萎病病害症状

三、棉花枯萎病的病症

棉花枯萎病的病症常表现出多种类型,具体如下:苗期症状:青枯型:病株叶片突然失水萎蔫,叶色稍深绿。黄化型:病株叶片边缘或叶脉间出现黄色斑块,逐渐扩展至全叶。黄色网纹型:叶片叶脉变黄,叶肉保持绿色,形成黄绿相间的网状斑纹。皱缩型:病株叶片皱缩不平,植株生长受阻。红叶型:病株叶片自下而...

棉花枯萎病的病症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区别

1、发病时间 枯萎病较黄萎病发病时间早,一般在子叶期就开始发病,发病盛期在苗期和蕾期;而黄萎病在3—4片真叶时开始发病,发病盛期在7—8月份的花铃期。2、苗期症状 枯萎病病株的子叶和真叶出现黄色网纹,局部枯焦,严重的造成死苗,在不正常气候条件下出现紫红型和青枯型症状;黄萎病病株叶片叶...

棉花黄萎病病害症状

根据病症表现的不同,棉花黄萎病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落叶型、枯斑型和黄斑型。落叶型由致病力较强的菌系引起,病株叶片叶脉间或叶缘处突然出现褪绿萎蔫状,病叶迅速变为黄褐色,病株主茎顶梢侧枝顶端变褐枯死,病铃、苞叶变褐干枯,蕾、花、铃大量脱落,病株在10天左右成为光秆。纵剖病茎,维管束...

棉花从顶部倒三叶萎蔫软腐是什么病?

棉花从顶部倒三叶萎蔫软腐是叶枯病。可用波尔多液、托布津、多菌灵、苯莱特、代森锌500倍液等处理。棉花栽培技术 一、播前准备 选择良种 因地制宜、量体裁衣,根据土壤地力和自身的管理水平,选择适宜的种植品种。原则上掌握的标准是:早熟不早衰、抗病性强、丰产性较好的品种。播前晒种 在播种前15...

棉花枯萎病是由什么引起的

在棉株内扩展,进入维管束组织后,在导管中产生分生孢子,向上扩展到茎、枝、叶柄、棉铃的柄及种子上,造成叶片或叶脉变色、组织坏死、棉株萎蔫。以上是小编介绍的棉花枯萎病是由什么引起的的内容,本网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枯萎病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哟!

哪些植物会受到萎蔫病原菌的影响?

棉花:受到蚀脉镰孢种型的影响,这是中国棉花的主要病原体。大丽菊轮枝霉和黄萎轮枝霉菌也可引发棉花的萎蔫病。马铃薯:大丽菊轮枝霉可引发马铃薯萎蔫病。马铃薯状杆菌导致马铃薯的细菌性萎蔫。林木:长喙壳属真菌是林木萎蔫病的常见威胁,如荷兰榆树疫病病原。番茄和辣椒:青枯假单胞杆菌可引发番茄和...

如何防治棉花枯黄萎病

(4)枯萎病的高发期是在棉花现蕾前后,一般在6月中下旬,若此时降雨量大,有利于枯萎病的大面积流行,因此在6月上旬就应该用药防治。黄萎病的高发期是在棉花花铃期,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因此在7月中旬(若之前有大雨,雨后应立即进行防治)就应该用药防治。一般药剂有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克黄枯...

棉花枯萎病防治方法

棉花枯萎病与黄萎病防治的关键在于实施综合防治策略,以预防为主,通过管理措施和药物防治相结合,有效控制病害影响。首先,选择抗性和耐病品种是基础。抗病品种如陕401、鲁抗1号等,耐病品种如辽棉7号,应优先考虑在混合发生区域种植。轮作策略也很重要,尤其是与禾本科作物如水稻轮作,能显著减少病害。加...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