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对硝态氮的吸收与同化

奥普乐农资2025-07-15 06:0678 阅读24 赞

1、植物体内硝态氮含量是如何分布的?为什么?

正常生长的植物吸收硝态氮之后,一部分被根同化为氨基酸、蛋白质。而大部分的硝态氮则通过木质部运输到地上部进行同化为氨基酸和蛋白质,如果吸收的硝态氮过多,则贮存在液泡里。植物体内的氮是以有机形态存在的,而不是以无机态的硝态氮存在,所以没有分布的问题。

植物体内硝态氮含量是如何分布的?为什么?

2、植物固氮和氮的同化

定义:氮的同化是指植物将吸收的氨态氮或硝态氮转化为有机氮化合物(如氨基酸、蛋白质等)的过程。这是植物利用氮元素进行生长和发育的关键步骤。过程:氮的同化通常涉及多个酶促反应,包括氨的同化(如谷氨酰胺合成酶途径)和硝态氮的还原(如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的参与)。重要性:氮的同化对...

3、硝态氮和铵态氮哪个肥效快

硝态氮的肥效通常比铵态氮快。以下是具体的原因分析:硝态氮的特点:吸收快:硝态氮在植物体内同化为氨的过程可以在地下部或地上部进行,这使得植物能够更快地吸收和利用硝态氮。肥效短:由于硝态氮在土壤中容易淋失,因此其肥效相对较短,但这也意味着植物能够迅速获得氮素营养。铵态氮的特点:吸...

4、植物一般吸收什么形态的氮肥

作物具有吸收同化无机氮化物的能力。因此,除存在于土壤中的少量可溶性含氮有机物,如尿素,氨基酸,酰铵等外,作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氮素主要是铵盐和硝酸盐,既铵态氮和硝态氮,被吸收到体内的铵态氮,可直接光合作用产物有机酸结合,形成氨基酸,进而形成其它含氮有机物。而硝态氮在体内还原呈铵态氮后...

植物一般吸收什么形态的氮肥

5、为什么施硝态氮肥

硝态氮肥即硝酸盐,硝酸还原酶是诱导酶,硝酸盐诱导硝酸还原酶的合成,为实验提供足量的酶。晴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积累足够的NADH和碳水化合物(能量)提供反应。硝酸还原酶位于细胞质内或细胞膜外,在硝酸盐还原途径中是限速因子,通过 NADH和 NADPH 其中之一或两者(双功能)提供两个电子催化反应,使...

为什么施硝态氮肥

锰有什么作用

参与硝态氮的吸收和同化:根中的硝酸还原过程不可缺少锰,因此锰对硝态氮的吸收和同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然而,锰的含量也需要控制在适宜范围内:缺锰症状:在缺锰的土壤中,植物会出现叶绿体结构变化,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叶片失绿或呈花叶等症状。特别是在石灰性土壤、通气良好的轻质土壤以及山坡顶部的...

氮素同化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关系?

大多数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氮素主要是硝态氮‘52].据估算,地球表面的植物每年从土壤中吸收的硝态氮约为200亿吨〔‘幻.进入植物体内的硝态氮须经还原成氨后方能进一步转化成有机的含氮化合物.植物的根系和叶子都是进行硝酸同化的场所,有些根系是主要的,而另一些叶子则是主要的,依植物的种类而异.一般...

萌芽期氮肥怎么吸收 氮肥在萌芽期如何吸收

吸收方式:在萌芽期,植物主要通过其根系,特别是根尖的活跃区域,来吸收土壤中的氮肥。这些区域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和高效的吸收能力,能够主动吸收并转运土壤溶液中的氮素营养。氮肥形态:植物可以吸收多种形态的氮素,包括铵态氮、硝态氮以及一些小分子的有机氮化合物。在萌芽期,植物对硝态氮的吸收通常...

铵态氮肥和硝态氮肥的的异同点

不同点:铵态氮肥1.多是水田氮源2.植物吸收后在根部全部同化为谷氨酰胺或谷氨酸3.在土壤中不容易淋失4.存在于还原性条件5.吸收氨为保持电荷平衡,需释放质子,pH下降 硝态氮肥1.多是旱地氮源2.同化为氨可在地下部也可在地上部3.在土壤中容易淋失4.存在于氧化性条件 5.吸收硝为保持电荷平衡,需...

植物叶片发黄要施什么肥

植物吸收的氨和硝态氮还原成的氨,在体内不能积累过多,否则会使植物中毒。氨中毒会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阻碍蛋白质合成。未经还原的硝态氮可以在植物体内积累,如大麦、烟草等旱作物和盐土上生长的耐盐植物,以及一些蔬菜。在施肥时需注意,尿素为中性肥料,适用于各类土壤和各种作物,适宜用作基肥和...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