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素调控
1、水稻氮营养管理与诊断调控技术要点有哪些?
通过叶绿素仪或叶色比色卡快速简便测定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以指示水稻植株的氮素营养状况,并进行追肥调控。氮肥分配与追肥调控:基肥一般占35%~40%。分蘖肥、孕穗肥和抽穗肥分别占20%~25%、25%~30%和0~10%。每个时期的实际追肥量需按照植株氮素的营养状况,用叶绿素仪或叶色卡进行精细调控,上下可浮动10千克/公顷N
2、什么是蔬菜氮素营养管理与诊断调控技术?
答:蔬菜作物对氮素的需求决定了菜田氮肥施用量和施用时间,通过快速简便测定蔬菜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一方面可实时监测蔬菜吸氮动态,另一方面可进行蔬菜的氮素追肥调控。叶绿素仪()或叶色比色卡(LCC)是一种简便、快速和非破坏性地测定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方法,它可指示蔬菜植株的氮素营养状况。
3、寒地水稻优化施肥技术 水稻养殖技巧总结
氮素调控原则:移栽到拔节期适当控制施氮量,穗分化期到抽穗期增加施氮量,使施氮量与水稻最大吸氮期一致。 生育期确定:通过水稻叶龄来准确确定水稻的生长过程,为氮素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叶龄测定与标记:通过叶片生长情况确定叶龄,并在移栽前进行标记,移栽后定期观察记录。 肥料总量测定:氮肥总量根据...
调控追肥用量怎么进行?
根据植物营养诊断的结果,科学地确定氮肥等肥料的追肥量。确保追肥量既能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又不会造成过量施肥导致的浪费和环境污染。实施多级氮肥调控:在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根据其对氮素的需求变化,对氮肥用量进行精细调整。通过多级氮肥调控,实现肥料的高效利用,促进作物的健康生长。持续监测与调整:...
...团队发文解析植物对无机氮素信号响应及同化调控网络的起源与演化...
无机氮素转运和同化有关的核心元件在泛植物中广泛存在,表明无机氮素吸收、转运和同化机制在植物中呈现相对保守的演化模式。植物在从水生到陆生的演化过程中,通过水平基因转移和基因复制等方式扩展和优化了其无机氮素吸收、转运和同化机制。不同藻类分支中硝酸盐同化基因呈现基因成簇和转录共调控的现象,推测...
什么是氮素实时监控技术?
千克/公顷)=土壤无机氮测试值(毫克/千克)×2.25×校正系数 氮肥追肥用量还可根据根层土壤硝态氮测试值来决定和调控氮肥准确用量,这是控制过量施氮或施氮不足,提高氮肥利用率和减少氮素损失的重要措施。氮肥推荐施用量(N千克/公顷)=目标产量需肥量-播前(移栽前)根层土壤硝态氮含量。答...
根瘤菌是如何帮植物固定氮气的?
固氮酶作用:在根瘤中,根瘤菌利用固氮酶这种特殊的酶,将大气中难以被植物直接利用的氮气还原为氨。氨是植物能够吸收和利用的氮素形式,对植物的生长至关重要。互惠共生:植物为根瘤菌提供必要的有机物作为能量来源,而根瘤菌则通过固定氮气为植物提供氮元素,这种关系实现了双方的互利共生。互作调控:根瘤...
东北玉米施肥方法
根据土壤供肥特点和玉米需肥规律确定施肥量,采取氮素分期调控,磷、钾和中、微量元素一次施用的运筹方式。(1)底肥。一般情况下,玉米总氮量的1/4~1/3和磷、钾肥全部用作底肥。春玉米每亩增施有机肥2~3吨作底肥。中、微量元素肥料应根据土壤养分情况,因缺补施。(2)种肥。用量不宜过大。种...
田霄鸿参与项目
1994年至1996年:加入了国家科委“八五”攻关项目,研究旱地农田水肥交互作用及其耦合模式,对旱地农业管理产生重要影响。1996年至1999年:参与了“提高旱地小麦氮肥利用率”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致力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1999年至2001年:主持了校青年基金项目,深入探究无土栽培中低硝酸盐蔬菜的氮素调...
如何快速诊断田间果树植株养分含量(叶绿素仪或比色卡法)?
答:快速诊断的方法如下:(1)果树氮素营养管理与诊断调控的基本原理 果树实时实地田间营养快速诊断可借用IRRI提出的氮营养管理与诊断调控技术,其基本原理是根据不同地点的土壤供肥能力与目标产量的差值,决定施肥量的范围;在果树的整个生长期可利用叶绿素仪、叶色比色卡等来诊断果树氮素营养状况,并据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