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斑病发病条件
1、细菌性角斑病发病条件
细菌性角斑病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易发生。首先,这种病害倾向于在低温、高湿的温室或大棚环境中加剧,特别是在连续种植(重茬)的情况下。病菌通常在种子或病株残留的土壤中过冬,随着春季雨水或灌溉水的溅落,病菌开始侵染植株的茎和叶。传播途径多样,包括雨水、昆虫活动以及农事操作。当环境温度在18至25...
2、棉花角斑病发病特点
棉花角斑病是由油菜黄单胞菌锦葵致病变种这一细菌引起的病害。发病条件:温度与湿度:在温度达到30至36摄氏度、空气湿度超过85%的环境下,病害的扩散和流行将得到显著促进。栽培管理因素:连作重茬:连续种植同一作物会导致土壤中累积较多的病残体和细菌,为病害的传播提供有利条件。天气因素:频繁的阴雨天...
3、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发病条件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病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病原菌的来源和传播:病原菌附着在种子表面或藏于土壤中,经过冬季存活,成为次年春季的侵染源。病菌主要通过雨水、灌溉水或农事操作进行传播,通过植株的气孔或伤口侵入。种植环境和湿度:棚室种植:高湿度环境使黄瓜叶片常出现露珠,有利于病菌通过叶缘滴水和...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怎么防治?
易破裂,叶背常有白色菌脓。2、发病条件:低温高湿,通过水滴传播,在雨雪天以及棚膜防雾性差的情况下,发病严重。3、防治方法:调控好棚内温湿度,加强通风,尽量降低棚室空气湿度。发病初期可选用以下药剂:77%可杀得500倍或50%丰护安500倍或27%绿乳铜500倍或农用链霉素4000倍或20%细菌净500倍.
棉花角斑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棉花角斑病主要由细菌侵染引起,生长适温在25~30℃,最适温度范围26~30℃。该菌能耐受高温至36~38℃,低温至10℃,在50~51℃条件下持续10分钟即会死亡。在干燥条件下,该菌能耐受80℃的高温及-21℃的低温。病原细菌具有生理分化现象,已鉴定出18个生理小种。病原细菌主要通过种子及土壤中的病残...
西葫芦细菌性角斑病发病因素
西葫芦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病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土壤因素:连续种植的田地,前茬作物病害严重时,土壤中存留的病菌较多。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水分滞留易滋生病菌。粘重土壤和酸性土壤为病菌提供了有利的生长环境。栽培管理不当:过量施用氮肥,导致植株生长过快,过于娇嫩,易成为病菌侵染的对象。栽培密度...
冬瓜细菌性角斑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适宜相对湿度超过70%时易发病。病斑大小与湿度相关:夜间饱和湿度大于6小时,叶片上病斑大且典型;湿度低于85%,或饱和湿度持续时间不足3小时,病斑小。昼夜温差大,结露重且持续时间长,发病重。在田间浇水次日,叶背可能出现大量水浸状病斑或菌脓。有时,只要有少量菌源即可引起该病发生和流行。
草莓角斑病发病因素
草莓角斑病发病因素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土壤环境、种植管理、气候条件等。首先,连作地、前茬病重、土壤存菌多;或者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以及土质黏重、土壤偏酸,这些环境条件有利于角斑病的滋生和发展。其次,栽培过于密集,株、行间郁敝,导致通风透光不良,植物间的病害易于传播。同时,氮肥施用过...
棉花角斑病发病特点
棉花角斑病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病害,其初侵染源主要为带菌种子和病残体。研究发现,在温度达到30至36摄氏度、空气湿度超过85%的环境下,病害的扩散和流行将得到促进。大面积发病原因主要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连续种植同一作物(即连作重茬)会导致土壤中累积较多的病残体和细菌,为病害的传播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