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土传病害

奥普乐农资2025-07-16 04:5443 阅读1 赞

1、大豆疫病的特点与防治

大豆疫病的特点: 发病时期广:大豆疫病在大豆的幼苗期以及成株期均可发病。 土传性病害:该病主要通过土壤传播。 高致死率:发病后容易导致植株死亡,发病严重时死株率高达8090%,甚至可能造成局部地块绝产。大豆疫病的防治方法: 药剂拌种:按照种子量0.3%使用3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72%克露可湿性粉剂、69%

大豆疫病的特点与防治

2、大豆根腐病发生的原因有什么 如何防治

大豆根腐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播种深度不当:大豆不适合深播,深播加上湿润的土壤条件容易引起大豆根腐病。播种时间过早:大豆出苗和幼苗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25℃。如果播种太早,温度达不到要求,尤其在潮湿低洼地更易感染根腐病。土壤问题:大豆根腐病是一种土传病害,一旦发生且不能及时处理...

3、大豆疫病的特点与防治

1、发生特点:大豆疫病在大豆的幼苗期以及成株期均可发病,属于一种土传性病害,在发病后容易导致植株死亡,在发病严重的时候容易造成局部地块绝产。2、防治方法:可以按照种子量0.3%用3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拌种方式进行防治,也可以在发病初期使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防治。一、大豆疫病的特点...

大豆疫病的特点与防治

4、大豆什么病害怎么防治?

4. 根腐病:根腐病是引起大豆根部腐烂的一类病害的总称,是典型的土传性病害。防治方法:选抗病性强的品种;与小麦、玉米等倒茬种植,或者采用黄豆—玉米—甘薯—油菜或者黄豆—油菜—油菜—小麦三年五作制;起垄种植,增施钾肥和有机肥;及时中耕,破除板结,增强土壤通透性。以上是几种常见的大豆病害及其防治方法,实际操作...

大豆根腐病发生的原因有什么

大豆根腐病的成因 1、种子太深了。大豆不适合深播。深播和湿润的土壤容易引起大豆根腐病。2、播种太早了。大豆出苗和幼苗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 - 25℃. 如果播种太早,就达不到温度要求。另外,在潮湿低洼地易感染根腐病。3、土壤问题。大豆根腐病是一种土传病害。一旦发生且不能及时处理,每年...

大豆疫病菌传播途径

大豆疫病是一种主要通过土壤传播的农作物病害。Klein(1959)的研究揭示,病原菌通过混杂在收获种子中的土壤颗粒,特别是含有活疫霉菌的病土,实现了田间的广泛传播。孢子囊和游动孢子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它们在田间环境中起到了病原菌的移动载体作用。关于大豆疫病卵孢子在土壤中的存活时间,现有...

大豆根腐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病株根部产生褐斑,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病患部不生须根,地上部较健株瘦小,结荚少。大豆根腐病是典型的土传病害,致病菌可以附着在种子上使幼苗出土前就发病。所以大豆连作地块发病重,连作年限越久,发病越重;低洼地或连续降雨易发病,播种过早、过深、幼苗出土慢及重茬地块发病也很严重。

大豆根腐病发生的原因有哪些?要如何进行防治呢?

大豆根腐病是典型的土传病害,主要由镰刀菌、核盘菌和腐霉菌引起,其中镰刀菌和核盘菌为主要病原菌。病菌在土壤中或病株残体中越冬,第二年大豆出苗后开始发病,6-7月中旬为发病高峰。病菌可以附着在种子上,在幼苗出土前传播疾病。连续种植的年份越长,病害越严重。同时,土壤通透性差、板结、低洼...

怎样防治大豆的各种病害?

(1)合理轮作换茬 严禁重茬与迎茬。对土传病害(大豆根腐病)和以病残体越冬为主的病害(灰斑病、褐纹病、细菌斑点病等),以及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虫(大豆根潜蝇、二条叶甲、蓟马等),通过3年轮作即可减轻危害。当前推广的麦-麦-豆、麦-豆-杂、麦-杂-豆,以及麦-麦-豆-杂、麦-豆-...

请问专家大豆是什么病?

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4. 根腐病:是引起大豆根部腐烂的一类病害的总称,是一种典型的土传性病害。5. 菌核病:大豆菌核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在茎秆上形成褐色病斑,并产生白色菌丝体,严重时茎秆腐烂,导致植株死亡。如果大豆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联系专家或当地农业部门进行诊断和治疗。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