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化炉用什么气体?
一、氮化炉是用氮气还是氨气
氮化炉通常使用氨气作为氮源。以下是关于氮化炉使用氨气的详细说明:氮源选择:在氮化炉中,为了实现氮化过程,需要引入氮源。氨气因其分子中含有氮元素,且易于在高温下分解产生氮气,因此被选作氮化炉中的氮源。反应机制:氨气被引入到氮化炉的高温反应室中后,会与衬底表面的材料发生化学反应。在高温条件下,氨气分解
二、氮化炉是用氮气还是氨气
氮化炉是在半导体材料和器件制造中常用的设备,用于氮化材料的生长和热处理。氮化炉通常是使用氨气(NH3)作为氮源来实现氮化过程。在氮化炉中,氨气被引入到高温反应室中,与衬底表面的材料发生反应,形成氮化物薄膜。氮化炉中的高温条件(通常在800°C至1200°C之间)能够促使氨气和表面材料之间的化学反应...
三、氮化炉氨气流量
2m3/h到4m3/h。氮化炉氨气流量是2m3/h到4m3/h,氮化炉的基本炉气为氨气+氮气+氢气,其中氢气和氨气都是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至一定比例范围时,遇明火(含火星)或者达到着火温度(510℃以上)即可燃烧。
氮化处理气体氮化
气体氮化技术起源于1923年,由德国AF ry 发表。其基本原理是将工件置于500~550℃的氮化炉内,利用氨气(NH3)作为渗氮介质。在炉内保持20~100小时,氨气分解为原子态的氮(N)和氢(H)。这一过程的主要目的是在钢的表面形成一层耐磨、耐腐蚀的化合物层,其厚度通常在0.02~0.02毫米之间,硬度高达HV...
谁见过氮化炉降温出炉时起火?
首先,渗氮炉中的基本炉气包括氨气、氮气和氢气,其中氢气和氨气均为可燃气体。它们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比例时,遇到明火或达到着火温度(510℃以上)便会燃烧。在密封容器中,这表现为爆炸;在敞口容器中,则表现为爆燃。然而,此时炉温已降至200℃以下,打开炉盖后,尽管有空气进入,但如果没有明火点燃...
氮化处理能达到多少深度
气体氮化系于1923年由德国AF ry 所发表,将工件置于炉内,利NH3气直接输进500~550℃的氮化炉内,保持20~100小时,使NH3气分解为原子状态的(N)气与(H)气而进行渗氮处理。在使钢的表面产生耐磨、耐腐蚀之化合物层为主要目的,其厚度为0.02~0.02m/m,其性质极硬Hv 1000~1200,又极脆...
谁见过氮化炉降温出炉时起火?
回复楼主,您好! 在气体法渗氮或氮碳共渗后,如果采用在氨气的保护下随炉冷却至200℃以下出炉的工艺。打开炉盖后出现炉气爆燃的事情,时有发生,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试着解释如下: 1,渗氮炉的基本炉气为氨气+氮气+氢气,其中氢气和氨气都是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至一定比例范围时,遇明火(含...
氮化处理离子氮化
离子氮化是一种将工件置于氮化炉中的工艺,首先,炉内需抽真空至10-2至10-3 Torr(毫米汞柱),然后导入氮气或氮气与氢气的混合气体,调整压力至1至10 Torr。工件和阳极分别连接阴极和电源,通过直流电压产生正离子,当阴极电压下降时,正离子高速撞击工件表面,引发能量转换,使工件表面温度升高。在此...
氮化炉尾气成分
氮化炉尾气成分有水及二氧化碳。气体氮化炉设备,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排出的尾气仅含有水及二氧化碳,洁净无污染,改善车间工作环境,充分利用热能,提高热量利用率,氮化渗层均匀,气体原料消耗低,单次装炉量大氮化效率高,氮化用时少。
氮化处理的离子氮化
工件表面氮气浓度可改变炉内充填的混合气体(N2 + H2)的分压比调节得之,纯离子氮化时,在工作表面得单相的r′(Fe4N)组织含N量在5.7~6.1%wt,厚层在10μn以内,此化合物层强韧而非多孔质层,不易脱落,由于氮化铁不断的被工件吸附并扩散至内部,由表面至内部的组织即为FeN → Fe2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