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氮肥作物不吸收的原因?

奥普乐农资2025-10-13 02:0070 阅读14 赞

一、氮肥利用率不高的原因,氮肥对植物的作用

3、养分配比不当:由于偏施氮肥,使得施肥养分比例不平衡,也会影响作物对氮肥的吸收利用。一、氮肥利用率不高的原因 1、养分损失 (1)根据大量事实表明,氮肥损失的主要途径一般是铵态氮肥的氨挥发,同时也包括尿素转化后氨的挥发,硝态氮肥和尿素的直接淋失,以及水田中反硝化作用所产生的气态氮损失。(2)

二、水淹田不适合施哪种氮肥 水淹田是什么意思

水淹田不适合施加的氮肥包括硝态氮肥、碳酸氢铵、含硝酸根的氮肥以及人畜粪尿。硝态氮肥:硝态氮肥在水淹田中会发生反硝化作用,导致肥料损失。由于土壤在被水淹后处于缺氧状态,容易产生反硝化细菌,这些细菌可以将硝酸盐还原为气态氮,从而无法被作物吸收利用。碳酸氢铵:碳酸氢铵极易溶于水,形成的碳...

水淹田不适合施哪种氮肥 水淹田是什么意思

三、土壤板结合会影响根细胞对氮肥的吸收,原因是什么?

综上所述,土壤板结会影响根细胞对氮肥的吸收,主要原因是土壤板结破坏了土壤结构和微生物群落,从而导致根系扩展不良、土壤通气性下降等不利因素。

土壤板结合会影响根细胞对氮肥的吸收,原因是什么?

四、氮肥损失途径有哪些?

施用氮肥后,有约35%至60%的氮素未能被植物吸收利用。每年施入土壤中的氮肥主要通过三条途径损失:氨挥发、反硝化脱氮以及淋溶和径流。氨挥发是由于氮肥暴露在空气中,被大气中的水分和热量蒸发掉。反硝化脱氮是由于土壤中反硝化细菌作用,将硝态氮还原成氮气或氧化亚氮,释放到空气中。淋溶和径流则是...

氮磷钾肥中氮多会抑制什么元素,磷肥多会抑制什么原素、

氮肥过多会抑制植物对钾元素的吸收,磷肥过多则容易抑制锌、铁等微量元素的吸收。理解不同肥料元素间的相互作用后,我们来细说具体影响机制。氮、磷、钾三大元素间存在相互制约的现象,合理的施肥配比才能让作物健康生长。1.氮元素过量产生的抑制效应当土壤中氮肥浓度过高时,植物根系的阳离子吸收会形成...

为什么不建议长期用尿素

尿素是一种有机态氮肥,它并不能直接被作物吸收利用。尿素需要经过土壤中的脲酶作用,水解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后,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尿素应在作物的需肥期前4~8天施用,以确保作物在需肥高峰期能够及时吸收到养分。如果长期使用尿素,而不考虑作物的需肥规律和土壤条件...

为什么不建议长期用尿素

不建议长期用尿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缩二脲的产生:对作物有抑制作用:在尿素的造粒过程中,如果温度过高,会产生少量的缩二脲(双缩脲)。缩二脲对作物具有抑制作用,长期施用可能导致作物生长受阻,影响产量和品质。作物吸收利用的效率:需要时间水解:尿素是一种有机态氮肥,它并不能直接被作物...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氮肥,但尿素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只有当土壤中有...

尿素的利用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氮肥。尿素不能直接被农作物吸收。土壤中的细菌将尿素分解成氨之后才能被植物利用。细菌利用尿素的原因 土壤中的细菌分解尿素是因为它们能合成脲酶 CO(NH2)== 脲酶== H2O + CO2+ NH3。所以选C

水田淹水期不适用哪种氮肥

水稻是中国粮食作物中主要的一种,有非常大的种植面积。土壤在被水淹之后处于缺氧的状态,很容易产生反硝化细菌,硝酸盐的还原可以在缺氧的环境下。水淹田施加硝态氮后发生的反消化细菌作用,可以将氧化氮气体或分子态氮释放,无法被作物吸收利用,会导致肥料出现损失。水田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