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大粒醇氮肥的效果如何?
一、水稻稻曲病用什么药防治最好
3.辅助防控措施 药物防治需配合田间管理才能达到最优效果: • 避免偏施氮肥,亩用纯氮量控制在10-12公斤,分蘖后期增施硅钾肥强化稻株抗性。 • 推行宽窄行插秧(如30cm×16cm),降低田间湿度,创造不利于病菌传播的小气候。 • 收割后及时深翻土地掩埋病粒,减少次年病原菌基数。
二、水稻黑粒了,怎么治
褐变穗是链格孢菌引起的病害,是真菌病害,水稻抽出穗来,变成红褐粒、黑粒。病斑不规则,病斑上没有霉层,但病、健分界明显。病重的会出空瘪粒和黑米粒。可以用多抗霉素防治。前期温度低,苗不爱长,为了提苗,氮肥施用量较大,但是肥效反应比较慢,温度低氮肥不能及时释放,肥效反应拖后,在...
三、怎么防治水稻纹枯病
丙环唑、烯唑醇、己唑醇等部分唑类杀菌剂对纹枯病防治效果好,持效期较长。烯唑醇、丙环唑等唑类杀菌剂对水稻体内的赤霉素形成有影响,能抑制水稻茎节拔长。但这些杀菌农药在水稻上部3个拔长节间拔长期使用,特别是超量使用,可能影响这些节间的拔长,严重的可造成水稻抽穗不良,出现包颈现象,其...
四、水稻根系活力和产量有哪些联系?
根据国内外的试验指出,施用氮肥能提高根系氧化力。如氮肥施在表层土壤,能促进水稻上位根的氧化力(指α-萘胺氧化力),虽能促进分蘖,但是下位根重及其活力则较低,抽穗以后,下位根活力迅速下降,因此有效分蘖和每穗颖花数均减少,影响产量。如果把大量氮肥全部深施,固然能提高下位根系的活力,增加每...
五、水稻孕穗至出穗要多少天?
水稻孕穗期——抽穗期对氮肥需求量不大,但对磷钾肥需求量高,可在孕穗期追施穗肥,每亩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0公斤,或氯化钾5公斤/亩,过磷酸钙15公斤/亩。水稻抽穗期可叶面喷雾磷酸二氢钾、硫酸钾、硫酸锌、硫酸铜等叶面肥,促进水稻千粒重、穗粒重,从而达到丰产、增产效果。水稻孕穗期——抽穗期...
稻曲病防治的最佳时期
2、稻曲病的发生与品种、施肥及气候条件等关系密切。淹水、串灌、漫灌是导致稻曲病传播的重要原因。3、穗大粒多、密穗形的品种,晚播晚裁、晚熟的品种发病重。4、水稻孕穗、抽穗期遇3-5天连续阴雨,雨量多,日照时数少,相对湿度大,昼夜温差小,发病程度重。5、氮肥使用过多,导致水稻出穗后生长...
稻曲病特效药有几种
实际应用中需结合水稻生长周期精准施药,同时配合综合管理措施提升效果。稻曲病作为水稻生长后期的主要真菌病害,危害穗部形成“稻曲球”,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应对此病的药剂选择需紧扣病菌侵染规律,重点在破口前5-7天提前防护。 1. 特效药分类及用法 当前登记防治稻曲病的有效药剂包括: •...
水稻纹枯病在高温条件下流行,水稻的纹枯病该怎么防治?
在不偏施氮肥的情况下,应以氮、磷、钾、合肥为基肥,前期不覆叶,中期不过度生长,后期不贪绿。田间浅水灌溉尽量不要在深水中进行。早期水稻纹枯病发病缓慢,后期容易暴发,需要及时使用药物进行防治。现在有很多效果比较好的杀菌剂,如苯并恶唑、己唑醇、三环唑等。喷洒时要保证用量,注意尽量喷洒到中...
水稻稻曲病如何防治 水稻稻曲病防治策略介绍
过去要求在休前5-7天喷施,现在大量的试验和示范表明:休前10-15天,即水稻顶叶枕与底叶旁枕相一致时,喷施防治效果最好,而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防治效果。药物可以是20-30毫升的纳迪万,或30-40毫升的丁胺卡那霉素,或戊唑醇。但是,碱式硫酸铜可以用来对病粒进行爆破,以提高销售价格。以上是关于...
稻谷长灰包是怎么回事 怎么防治
或2500倍液浸种灵常规浸种处理,也可以使用苯醚甲环唑种衣剂拌种预防。喷药保护:在水稻破口前710天和破口期,使用拿敌稳、阿米妙收、戊唑醇等药剂进行防治。稻曲病发生后喷药一般无效,但可选用碱式硫酸铜打爆病粒以减少传播。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防治稻谷长灰包的问题,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