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温与农业界限温度

奥普乐农资2025-10-15 00:2740 阅读0 赞

一、积温是什么意思

积温是指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日气温的累积值,用度·日为单位,简称为度。积温在作物生长中起着关键作用,主要分为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两种:活动积温:定义:从日平均气温稳定达到某一界限温度的第一天算起,到停止超过这一界限温度的最后一天,这段期间内每日平均气温的累加值。作用:反映了当地的热量资源水平,对作物生长具有重要

积温是什么意思

二、生长期界限温度与作物生长期

对于喜温作物,10℃是一个重要临界点。春季稳定在10℃以上时,各种作物开始播种和生长,而秋季气温低于10℃,喜温作物的生长速度会变缓。因此,高于10℃的持续期被称为喜温作物的生长期或作物活跃生长期,积温可评估热量资源对这些作物的满足程度。15℃界限温度则是喜温作物积极生长的开始,大部分农作物...

三、生长期的界限温度与作物生长期

因此,日平均气温大于10 ℃的持续期称为喜温作物的生长期或作物活跃生长期,大于10 ℃积温可用来评价热量资源对喜温作物的满足程度。15 ℃界限温度: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5 ℃的初日是喜温作物开始积极生长的日期,大部分农作物进入旺盛生长期。秋季日平均气温低于15 ℃时,对贪青作物灌浆和成熟都不利。

四、什么是有效积温和活动积温?

活动积温: 定义:活动积温是指某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日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某一界限温度的日平均气温的总和。 作用:活动积温常用于进行某地区热量鉴定、作物布局和农业气候区划。 特点:与有效积温相比,活动积温没有去除无效积温,因此变化可能较大,但在描述某地区的热量条件时更为直观和方便。综上所述...

什么是有效积温和活动积温?

什么是生长期?

大于10 ℃积温可用来评价热量资源对喜温作物的满足程度。15 ℃界限温度: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5 ℃的初日是喜温作物开始积极生长的日期,大部分农作物进入旺盛生长期。秋季日平均气温低于15 ℃时,对贪青作物灌浆和成熟都不利。故日平均气温大于15 ℃的持续时期称为喜温作物的活跃生长期。

活动积温的定义

某一时期内大于或小于某一界限温度的日平均温度的总和。积温是表示某地或某个时段温度特征的常用指标之一。农业生产上常用的积温指标有活动积温与有效积温。植物与动物(如昆虫)在高于一定的生物学下限温度时开始发育,且完成一定发育期或生命周期需要一定的积温。大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实际温度叫活动温度,活动...

积温预报有误差的原因

也是它本身的辐射收支、热传导以及蒸腾作用等许多因子同周围环境进行热量交换的结果。而且土壤湿度,空气乱流作用等对它也有影响,所以用叶温更能反应植物的热状况。在确定作物三基点温度、受害致死温度、周期变温、农业界限温度以及积温时,应用叶温更为客观。

农业气候资源简介

核心要素:光照、温度和降水是农业气候资源的核心要素,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其他要素:生长季的太阳总辐射、光合有效辐射、日照时数,以及农业界限温度的初终日期、积温、无霜期、降水量、土壤湿度、风速和二氧化碳浓度等也是重要的构成要素。合理利用:选择农业类型和种植制度:根据各地的气候特性选择...

青海导游基础知识:高原气候

青海省农牧业生产的中界限温度是:0℃,土壤解冻,牧草开始萌动,多种作物开始播种,农耕期开始;3℃,表示多年生牧草返青,牧草生长季开始;5℃,表示多数树木开始生长,一般牧草开始旺盛生长;10℃,表示作物开始进入旺盛生长期。青海省各界限温度的积温(活动积温)的地域分布趋势,大致与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