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芦笋氮肥过多的危害图片?
一、芦笋茎秆中空易断,上部枝叶枯亡,这是咋滴啦?
不论是白笋还是绿笋,无论好坏都要全部采收,防止遗留的嫩茎继续消耗营养,或者是腐烂导致病害的发生,影响产量。芦笋在此生长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当,很容易发生茎枯病,该病害主要是受湿度的影响大。特别是地势低洼,土壤黏重,种植密度过大,田间湿度过大的地块,或者是夏季、秋季多雨的年份,茎枯病发生格外严重
二、绿芦笋的田间管理
采笋期要保证灌溉、不能受旱,一般7~10天灌一次,产量最高在第3~4年后,每年还要重施以有机肥为主的秋发肥和冬肥,注意避免偏施氮肥,应氮、磷、钾合理搭配。(4)主要病虫害 危害芦笋的病虫害比较多,其中危害最大的是茎枯病,此外还有褐斑病、锈病、根腐病等。虫害主要有斜纹夜蛾、小地老虎...
三、芦笋茎枯病是什么病,怎么治法
芦笋病害的发生和流行的一个主要条件是雨水多,如果在雨季留母茎,大大增加了病原菌的侵染机会。 5、管理不及时,施肥不合理: 在雨季芦笋田要注意及时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和田间湿度。氮肥用量过多,营养生长过旺,大部分笋农为追求眼前利益,重施N肥或只施N肥,使笋株生长茂密,茎杆细胞壁嫩而薄,病菌极易入浸....
四、芦笋苗想要长得好应该如何施肥?需要注意什么?
芦笋小苗定植20天之后进到正常的成长期,1亩可施加尿素溶液20Kg或硝酸钾30Kg,以促使小苗快速抽生地上茎,增加地面上生长率。施肥时要避免将肥撒在路面或化肥距植株太近,避免营养外流或烧灼植株。一般上肥时在距芦笋20~25cm顺垄进行开沟,沟深以5~10cm最合适,将肥施入沟内立即盖土耙平 定植40~45...
五、芦笋在种植中如何管理?
芦笋的茎枯病,褐斑病是危害芦笋的主要的病害,在防治上主要还是以农业的措施为主: 适时进行摘心防倒伏。 及时的清理田园。 议留母茎来采笋,这样可以延长采笋期。 合理进行施肥,并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要适当的进行控制氮肥的用量。 必须抓住机会,合理的进行药剂的防治。主要就是波尔多液,多菌灵,代森锰锌,退菌特等...
绿芦笋种植时间和方法
播种绿芦笋时,需选择颗粒饱满圆润且没有病害侵袭的种子,放入10℃左右的温水中浸泡2小时,然后使用砂布包裹,吊挂到井中距离水面10厘米的位置催芽,等待1周后捞出晾干。注意在吊挂的过程中,每天需淋水3次。3、播种方法 对绿芦笋播种前,需将处理好的种子和细沙均匀混合,然后按条播的方法均匀的播撒到...
芦笋如何种植
产品立即装箱,盖上潮湿黑布防止嫩笋见光变绿。绿芦笋一般早上采收,将高达21~24厘米的嫩茎齐土面或于地下1~2厘米处割下。气温高时每天采收2次,以防笋头松散,组织老化。(5)及时防治病虫害。芦笋的常见病害有:茎枯病、根腐病、立枯病、菌核病、褐斑病等。害虫有:蚜虫、蓟马、地下害虫等。
绿芦笋形状特性
为了达到最佳生长状态,绿芦笋适宜在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上种植。施肥时,氮、磷、钾元素需均衡施用,如果氮肥过量而钾肥不足,植株容易倒伏,影响产品品质。按照5:3:4的比例吸收氮、磷、钾,有助于维持良好的生长。在幼茎生长和膨大过程中,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供应至关重要,同时要避免土壤经常积水...
绿芦笋的形状特性
生长特点和对环境的要求:绿芦笋适应性很强,耐低温,耐旱,耐盐碱,但不抗涝。一次种植可采收15—20年,而且管理方便,第4年至12年为产量旺盛期。适宜排水方便的沙壤土和壤土种植,需氮、磷、钾配合施用,若氮肥过多,钾肥少,植株易倒伏,产品的品质差,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5:3:4;幼茎...
芦笋是一种可食用蔬菜,想要实现高产,应该如何种植?
将肥土翻拌,浇灌沉实,随后绳子移栽芦笋。亩栽2000-2300株,株间距20-25cm。栽芦笋时无法将芦笋栽在化肥上,要避免旱灾少水倒苗或灼伤幼苗。定植时要使根茎伸展,填土5-6cm厚,把土夯实浇定根水,待幼苗存活后再分批培土,垃圾填埋定植沟。四、田间管理1、肥水管理定植存活后,每过20-30天1亩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