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专用控释氮肥怎么用效果好?
1、缓控释肥在水稻上的施用技术
二、施肥方法与时间基肥施用:该产品按推荐量作基肥一次施用后不再追肥,可以满足水稻整个生育期的营养需求。肥料于移栽前、犁翻耙田后撒施,施肥后要求再耙1~2次,以达到全层施肥目的,充分发挥该产品的长效控释效果。对于砂质田以及保肥保水能力较差的稻田,建议分次施用,一般可以60%作基肥施用,其余肥料在移栽后20~
2、水稻怎么施尿素肥最好
分次施用:基肥:插秧前结合整地施入总氮量的40%-50%,以尿素为主,配合磷钾肥。追肥:分蘖期施总氮量的20%-30%,促进分蘖;幼穗分化期施10%-20%,支持幼穗发育;孕穗期施10%,提高结实率。配施磷钾肥:氮肥需与磷钾肥配合施用,避免单一施氮导致徒长或抗倒伏能力下降。例如,分蘖期同时施入...
3、水稻抽穗了可以喷液体氮吗?
一般建议每亩喷施尿素溶液的浓度控制在1%-2%,兑水30-40公斤。二、喷施时间与操作规范 选择晴天的上午9点前或下午4点后进行喷施,避开高温强光时段。喷头距离稻株顶端保持30厘米以上,雾化效果越细越好,确保叶面均匀附着。若喷后6小时内遇雨,需减半补喷。三、与其他管理措施的协同 抽穗期喷氮时可...
4、水稻田施用氯化铵效果好,成本低,农民如何扬长避短,合理使用?
三、优化施用方法基肥深施:操作:整地前将氯化铵均匀撒于田面,翻耕至15-20cm土层,或耙耕后播种。优势:减少氨挥发损失(氯化铵挥发损失率仅5%-8%,尿素达15%-20%),提高氮素利用率。追肥技巧:时期:分蘖期(基肥后20-25天)和孕穗期(抽穗前15天)各追施一次。用量:每次5-8kg/亩,避免集中...
氮肥施用注意
深施是一项成熟、效果明显的技术,包括稻田深施、无水层混施、旱地表施后灌水。其主要作用是降低氨挥发,效果大小取决于施氮肥后田面水或土表存留的氮肥量。在施用时期上,应利用作物对化肥氮的竞争性吸收以降低土壤中化肥氮的浓度,减少氮肥损失,提高其利用率。应保证作物前期生长的前提下,尽量减少...
水稻生产,怎样提高氮肥利用率?
3、施用长效氮肥:长效氮肥主要有三种,一是有机合成氮肥,如尿素甲醛肥料;二是包膜肥料,如硫衣包膜素;三是长效性无机氮肥,如磷酸镁铵。长效氮肥主要是防止可溶性氮肥的流失,使氮素的供应尽可能与水稻生长过程中的氮素吸收相吻合,以提高氮肥利用率,同时避免大量氮肥集中施用引起烧苗 供您参考 ...
水稻齐穗期喷液体氮肥好吗
可搭配0.2%磷酸二氢钾增强抗倒伏能力,喷后保持田间湿润但不积水。江浙地区部分稻农采用无人机飞防时,会将液体氮肥稀释倍数提高至800-1000倍,并通过叶面湿润度传感器监测喷洒均匀度。3. 区域性管理差异 东北寒地稻作区因有效积温少,齐穗后基本停用氮肥;而华南双季晚稻在抽穗期遭遇"寒露风"时...
抽穗到齐穗亩施氮肥如尿素多少?水稻
移栽前4至5天,每亩施用尿素6至7公斤或高氮复合肥8至10公斤作为送嫁肥,以利秧苗移栽后尽快返青,恢复生长。三、大田基肥 大田基肥也应重视有机肥的施用,一般亩施2000至3000公斤。同样不可忽视化肥的施用,水稻前期基本不吸收硝态氮,因此,氮肥以铵态氮为好,一般每亩施用尿素7至8公斤、过磷酸钙...
氮肥如何高效利用,氮肥的作用
一、氮肥如何高效利用 1、实施混施、深施,强化水分管理 (1)根据大量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与氮肥表施相比,将氮肥混施在土壤的耕层里面,或施于土表以下几厘米深处,可以有效减少氮素损失。(2)如果将氮肥制作成几毫米或1cm左右大小的粒肥进行深施,其效果会更好。(3)根据水稻田间试验表明,粒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