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肥为什么容易固定在土里呢?

奥普乐农资2025-08-23 09:1746 阅读27 赞

1、如何有效解除土壤对磷肥的固定作用

实践证明,过磷酸钙的利用率较低,一般只有10~25%,主要原因是它被施入土壤中后,肥料中的水溶性磷酸一钙发生磷的固定作用.在石灰性土壤中主要转化为磷酸二钙(CaHPO4)、磷酸八钙[Ca8H2(PO4)·5H2O],最后大部分形成稳定的难溶性磷灰石.在酸性土中磷肥中的可溶性磷主要形成难溶性磷酸铁、磷酸铝,但在水田中初形成的胶状无定形磷酸铁、

如何有效解除土壤对磷肥的固定作用

2、怎样施用磷肥,肥效好、利用率高呢?

究其原因主要是源于两点:一是磷肥容易在土壤中被固定。磷肥一经施入土壤,便会立即进行属于它的化学的、生物的或生物化学的转化作用,并在相应转化的过程中最终与土壤中的钙形成反应,生成沉淀的磷酸氢钙,从而使水溶性磷被土壤固定。二是磷肥在土壤中的移动性较差,而施入土壤的磷肥,如果不能扩散并...

怎样施用磷肥,肥效好、利用率高呢?

3、磷钾肥的科学施用方法总结

一、科学施用磷肥磷肥施人土壤后有两个特点:一是在土壤中移动性很小,其移动半径多在0.5cm—lcm以内;二是容易被土壤中两价阳离子固定。这就造成作物根系吸收利用的困难,降低了肥效。其利用率只有12%-15%,提高磷肥利用率主要注意以下技术环节。1、因土施肥水溶性的过磷酸钙最好施在中性和石灰质...

磷钾肥的科学施用方法总结

4、施肥是否应该深施,因为磷肥容易固定

“磷肥被大量吸收在表土层,植物大量根部在中下部不能充分吸收磷肥”:这只是静止思维理论,事实上所施放的肥料并不是由植物在想像的时间内(如几天)就把它吸收完,一次施肥后也不是完成植株永远不需后续补给,溶解后暂存在表土的肥料还是被后续的浇水不断渗透盆土各部位,被根系吸收。

施肥是否应该深施,因为磷肥容易固定

5、磷肥的正确使用方法

- **土壤酸碱度**:不同的磷肥适用于不同的土壤。例如,过磷酸钙是水溶性磷肥,适用于大多数土壤,但在中性土壤和碱性土壤中效果更佳。这是因为在酸性土壤中,过磷酸钙容易与土壤中的铝离子和铁离子结合形成难溶性的化合物,从而降低其有效性。而在中性或碱性土壤中,这种固定作用较弱,磷肥的有效性较...

磷肥的正确使用方法

磷肥在土中的有效期

相反,这些未被利用的磷肥会以不同形态残留于土壤中,并在以后的年份中缓慢地被作物继续吸收利用。累积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壤中残留的磷肥会逐渐累积。多年后,作物的磷肥回收率可以达到50%90%,这意味着土壤中的磷肥具有长期的供应能力。因此,虽然磷肥的当季利用率较低,但其长期效应显著,对土壤...

如何施用磷肥

磷肥的施用方法应根据作物种类、生长阶段、土壤条件及磷肥种类等因素综合考虑。首先,根据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磷肥品种至关重要。不同类型的土壤对磷肥的固定程度不同,因此需有针对性地选择磷肥。例如,酸性土壤中的磷易被铁、铝等元素固定,应选择酸性磷肥如过磷酸钙;而碱性土壤中的磷易被钙、镁等元素...

如何正确施用磷肥?

豆科作物与粮食作物轮作时,磷肥重施于豆科作物上,以促进其固氮作用,达到以磷增氮的目的。(3)注意施用方法。磷肥施入土壤后易被土壤固定,且磷肥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差,这些都是导致磷肥当季利用率低的原因。为提高其肥效,旱地可用开沟条施、穴施;水田可用蘸秧根、塞秧蔸等集中施用的方法。同时...

水溶性磷肥使用方法

有机肥料能为微生物活动提供能源,促进微生物活动旺盛,有利于土壤中难溶性磷的释放和吸收。集中、分层施用:磷容易被土壤中的铁、铝、钙等元素固定而失效,利用率较低。采用沟施、穴施、粘秧根等方法集中深施过磷酸钙,可提高磷肥的利用率,便于作物根系吸收利用。在使用水溶性磷肥时,应综合考虑土壤...

如何提高土壤中磷肥的利用率

磷肥在土壤中移动性小,且易被“固定”,因此,磷肥的利用率比氮肥等低,一般只有10%~25%。那么,怎样才能提高磷肥的利用率呢?1、集中施用。把磷肥集中施在种子或根部附近,是一种有效的施用方法。这种方法既可减少磷肥与土壤的接触面,降低固定作用,又便于作物根系吸收,一般提高利用率28%~39%。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