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灌溉面积多少亩?
一、都江堰水利工程灌溉区域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灌溉区域为都江堰灌区,它位于四川省中部,包括成都平原和邻近的广大丘陵地区,灌溉面积达73.84万公顷。该灌区创建于战国末期(公元前250多年),在灌县城西约1km处从岷江引水,发挥着灌溉、防洪、漂木、发电等综合效益。这里地处华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土壤肥沃,一年可收两熟到三熟,是中国重要的
二、都江堰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利工程吗
灌溉面积:都江堰的灌溉面积广泛,已达40余县,灌溉面积超过一千万亩,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贡献。文化价值:都江堰不仅是一项水利工程,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附近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
三、位于成都平原的都江堰有多少年的历史至今仍然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
2024年,都江堰灌区灌溉面积达1154.8万亩,保栽水稻面积达598.4万亩,稳居全国大型灌区第一。
四、都江堰意思和来源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大力修缮和扩建,都江堰的灌溉面积已经扩大到了800多万亩。都江堰不仅是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典范,也是中国悠久历史和文明的见证。这项水利工程在设计和施工上充分考虑了自然条件,采用了科学的方法来调节水量,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经验。都江堰的成功修建,不仅解决了当地水资源的分配问题,还...
五、都江堰宝灌一千万亩纪念碑地址在哪里?
目前灌溉面积已达到1131万亩,显示出都江堰工程在四川水利乃至中国水利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这个纪念碑不仅是对都江堰灌溉工程历史成就的纪念,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范例,展现了古代水利工程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同时也是当代四川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主要作用是什么?
1.都江堰灌溉面积1000多万亩,为目前世界上灌溉 面积最大的水利工程。2.通过规划灌溉沟渠,加固河岸,兴建了多座节制闸和外江枢纽闸,还在岷江上游建设了紫坪铺等多座大型水电站控制来水。3.将岷江水一分为二,引一部分流向玉垒山的东侧,让成都平原的南半壁不再受水患的困扰,而北半壁又免于干旱之...
历史中都江堰的简介 历史中都江堰的内容简介是什么
这些原则和方针对于维护都江堰的正常运行和发挥灌溉、航运等功能起到了重要作用。灌溉面积与影响:都江堰的灌溉面积在历史上曾达到三百余万亩,后因工程失修而逐渐缩减。建国后,经过整治扩建,现灌溉面积已扩大到八百多万亩。都江堰不仅为成都平原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还促进了当地农业和经济的发展。
都江堰简介和历史简述 都江堰介绍
岁修原则与治水方针:后人制定了“深淘滩、低作堰”的岁修原则,以及“遇弯截角,逢正抽心”的八字治水方针,以保持都江堰的持续有效运行。灌溉面积:都江堰以下内、外两江灌溉总面积曾达三百余万亩,后因工程失修而减少。建国后,经整治扩建,现灌溉面积已扩大到八百多万亩。都江堰不仅是一项伟大的水利...
都江堰对当时与现实的影响
对现实的影响:持续灌溉:都江堰至今仍然发挥着巨大的灌溉作用,灌溉面积现已达一千万亩,为四川乃至全国的粮食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水利科技:都江堰作为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其设计理念和工程技术至今仍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研究意义,对现代水利科技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文化遗产:都江堰不仅是水利工程...
都江堰历史介绍 都江堰历史
遇弯截角,逢正抽心”的八字治水方针,以确保工程的持续有效运行。历史变迁与现代发展:都江堰以下内、外两江灌溉总面积在历史上曾达三百余万亩,后因工程失修,灌溉面积逐渐缩减。建国后,经过整治和扩建,都江堰的灌溉面积已扩大到八百多万亩,继续为成都平原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