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素损失怎么计算?

奥普乐农资2025-10-13 19:562 阅读3 赞

1、氮肥损失途径有哪些?怎样减少氮素损失?

施到土壤中的氮肥,当季能被作物吸收利用的只有30%~60%。可见,每年施到土壤中的氮肥并不能完全被作物吸收利用,约有一半左右的氮素未被利用。据研究,施到土壤中的氮肥主要是通过3条途径损失的,即氨的挥发、反硝化脱氮、淋溶和径流等。为了提高氮肥的效果,目前采用两种办法:①氮肥深施,即将碳酸氢铵、

氮肥损失途径有哪些?怎样减少氮素损失?

2、什么是氮素实时监控技术?

若以30%~60%基肥比例的用肥量,其计算方法可通过“3414”方案进行田间校验试验。由于种植经济作物的土壤,收获时往往会因施肥量高而使土壤中无机氮的残留量较大,且不同田块间的差异也很大,田块间的无机氮差异有时可达数十倍。所以必须考虑土壤残留氮素,即通过建立经济作物产量与氮肥供应水平梯度的曲线...

3、土壤氮素损失的途径有哪些

淋洗和径流损失:降雨或灌溉时,土壤中的氮素可能会随水向下淋洗到深层土壤或随地表径流流失,这也是氮素损失的一个重要途径。

土壤氮素损失的途径有哪些

4、土壤氮素损失的途径有哪些

首先,施入土壤后,氮素会发生硝化反应,转化成硝态氮、氧化亚氮、氮氧化物等形态。这些化合物在土壤中容易随水流失,导致氮素损失。其次,氮素可以以氨的形式挥发,即发生氨化作用。这个过程是氮素的有效化过程,但也会导致氮素从土壤中逸出,造成损失。此外,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也是导致氮素损失的重要...

5、什么叫做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

5到7.5的范围内最为活跃。反硝化作用: 发生条件:氧气不足的土壤环境。 转化物质:硝态氮被还原为一氧化二氮或氮气。 氮素损失:在稻田等土壤环境中,反硝化作用可能导致氮素损失大约35%。 施肥建议:硝态氮肥不适宜在需要频繁排水的稻田中使用,铵态氮肥和尿素应深施并覆盖土壤,以防止氮素损失。

什么叫做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

氮肥作物氮素

随着对农田施氮量的增加,同时也增加了土壤向气圈和水圈的氮素耗散,强化了能引起氮损失的各个通逍。因此,对农田施氮量越高,氮循环强度也越高,与此相应,将形成作物高产和氮素低效高损耗这样两个方面相互相成的效应,反之亦然。人们经常把农田氮素年收支状况作为肥料氮量一定生态条件下氮循环强度的...

氮肥损失途径有哪些?

还原层中反硝化细菌活跃,将硝态氮还原为氮气或氧化亚氮,造成氮素损失。值得注意的是,铵态氮肥需深施,而硝态氮肥不能深施,否则损失更快。另一种方法是使用氮肥增效剂。这类产品能抑制土壤中氮肥的硝化作用。目前主要品种包括2氯6(三氯甲基)吡啶(CP)、2氨基4氯6甲基嘧啶(AM)、双氰胺(DCD...

草木灰是好肥料吗?如何正确给苹果树上肥?

关于草木灰为什么会让氮素损失的这个问题,有的果农朋友不是很清楚,在这里我们大体了解一下: 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溶于水电离出(CO3)2-离子,(CO3)2-离子在水中会水解产生(OH)-离子:(CO3)2- + H2O = (HCO3)- + (OH)- 无机氮肥中含有的(NH4)+离子,在碱性条件下(OH-)会生成易挥发的NH3(氨气)逸出...

水田各种肥料的利用率是多少?

氮肥在稻田的损失,一是反硝化过程,损失约10%~15%,最高可达20%左右;二是施用方法不当,铵态氮通过挥发损失可达5%~50%;三是随水淋失,例如施入稻田的尿素,一般经过两三天水解后转化为铵才能被水稻吸收和土壤胶体吸附,若在24小时内排水,氮素损失量可达10%~20%;四是残留在土壤中的氮除被...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