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植株在幼苗期施氮肥的原因是什么?

奥普乐农资2025-11-10 10:3996 阅读15 赞

1、水稻各生育阶段需肥规律是什么?

氮素吸收规律:水稻对氮素营养十分敏感,是决定水稻产量最重要的因素,水稻一生中在体内具有较高的氮素浓度,这是高产水稻所需要的营养生理特性。水稻对氮素的吸收有两个明显的高峰,一是水稻分蘖期,即插秧后2周。二是插秧后7~8周,此时如果氮素供应不足,常会引起颖花退化,而不利于高产。磷素的吸收规律:水稻对磷的吸收量

水稻各生育阶段需肥规律是什么?

2、氮、磷、钾对水稻的生理作用是什么?

因此,磷在细胞分裂和分生组织的发育上是不可缺少的,幼苗期和分蘖期更为重要。水稻缺磷时植株往往呈暗绿色,叶片窄而直立,下部叶片枯死,分蘖减少,根系发育不良,生育停滞,常导致稻缩苗、红苗等现象发生,生育期推迟,严重影响产量。钾对水稻的生理作用:水稻不同生育时期茎、叶中钾的含量约为1.5%...

氮、磷、钾对水稻的生理作用是什么?

3、钾氮磷对植物的作用

当玉米植株出现老叶发黄现象时,往往是缺氮的典型表现。水稻在分蘖期需要大量氮肥促进有效分蘖,这也是为什么尿素常作为基肥使用。常见的氮肥形态包括速效的硝酸铵和缓释的有机肥(如豆饼)。需要注意的是,过量施用氮肥会引发土壤酸化,长期使用可能造成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某些叶菜类作物如菠菜对氮肥需求量大...

4、水稻施肥,用哪种增产效果比较明显

一、基础肥料:氮、磷、钾肥的阶段性需求氮肥:水稻分蘖期和插秧后7-8周是氮肥需求高峰期,此时合理施用氮肥可促进分蘖和茎叶生长。若氮肥不足,会导致植株矮小、分蘖减少,最终影响产量。施用建议:基肥可施用尿素或配方复合肥,分蘖期根据苗情追施氮肥。磷肥:幼苗期和分蘖期对磷肥吸收较多,插秧后三...

水稻施肥,用哪种增产效果比较明显

一亩田水稻用多少肥料?

因水稻专用肥是依据水稻生长发育特点而配制的,是综合性营养物质成分,而水稻在幼苗期处于分蘖阶段,是根系、茎叶生长阶段,需要充足的氮元素肥料。在水稻幼苗期必须追施充足的氮元素肥料,保证水稻根系的快速生长,为植株分蘖提供充足的氮源肥料,有利于培育壮苗。一般水稻在幼苗返青、分蘖、生长等时期追施...

作物营养临界期施肥有什么好处?

水稻在三叶期和幼穗分化期,小麦在分蘖和幼穗分化期,此时如缺氮则表现为分蘖少、花数少、产量低,即使以后多施氮肥,也只能增加茎叶质量,提高千粒重,不能增加穗粒数。相反,如果在氮营养临界期后再过多追施氮肥,会造成无效分蘖增加,甚至倒伏而减产。棉花氮营养临界期为现蕾初期,这时缺氮便会影响...

水稻秧苗什么时候施首次肥比较好?

水稻秧苗一般会在在2-3叶期施首次肥,因为水稻秧苗生长到3叶期前后,水稻种子胚乳中贮存的养分将会全部耗尽,需靠植株根系独立吸收营养,也称之为断奶期不过秧苗一叶一心期的秧根已生长到2-3厘米,开始能够吸收养分,所以首次施肥可稍微提前至2叶期。离乳期是以氨基酸类叶面肥、含氮叶面肥以及中微量...

水稻施肥过量了,需要怎么办呢?

在这一方面,主要是蘖肥中的氮素过量或者过晚施用,从而出现水稻秧苗在分蘖期出现植株生长过于旺盛、植株高达、叶色浓绿的表现。在水稻的分蘖盛期,由于获得的氮素肥效过于集中,也会出现分蘖盛期出现一些晚生分蘖而造成无效分蘖过多的情况。同时,由于肥效过于集中、过于明显,在分蘖后期之后还会表现出较...

怎样根据杂交水稻需肥特点进行施肥

玉米不同生育期对养分的吸收各异。苗期由于植株小,生长慢,对养分吸收数量小;拔节孕穗到抽穗开花期,玉米生长速度迅速加快,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齐头并进,吸肥量明显增多;开花授粉以后,吸收数量则下降。春玉米与夏玉米相比,夏玉米对氮、磷的吸收更集中,吸收峰值也早。一般春玉米苗期吸氮仅占总量的...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