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一般吸收多少斤氮气?
一、氮气是制造氮肥的重要原料
4. 据统计,全球农作物每年从土壤中吸收约四千万吨氮,以支持其生长和发育。
二、氮肥主要作用有哪些?如何提高氮肥利用率?
养分损失途径多:包括氨挥发、硝态氮淋失和反硝化作用。例如,水田中反硝化细菌可将硝态氮转化为氮气释放到大气中。施肥量过大:过量施用氮肥导致作物无法全部吸收,剩余氮素通过淋失或挥发损失。研究表明,氮肥用量超过作物需求20%时,利用率下降约10%。养分配比失衡:偏施氮肥而忽视磷、钾和中微量元素...
三、氮是怎么变成化肥的
氮元素作为肥料三要素之一,对农作物生长至关重要。尽管大气中约含有78%的氮气,植物却无法直接吸收。早在100多年前,科学家就尝试将氮气转化为可吸收的肥料形式。直到1908年,德国化学家哈伯才首次成功研发出将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合成氨的方法,这一过程被称为哈伯法。合成氨的过程需要极端条件...
四、氮肥的吸收转化过程
此外,还有一个反硝化过程,这是在缺氧条件下由反硝化细菌将硝酸根离子还原为氮气或其他气态氮的形式,这是氮素循环的一个重要环节。总的来说,氮肥的吸收转化过程包括尿素分解为铵态氮、铵态氮的吸附与作物吸收、铵态氮转化为硝态氮以及硝态氮的作物吸收与反硝化等多个步骤。这些过程都受到土壤环境、...
五、作物打春雷的作用是什么
这一自然现象与农业生产的关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雷电固氮的天然施肥效应 雷暴过程中高压放电会使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化合,生成硝酸盐化合物(如NO₃⁻),随着雨水渗入土壤后转化为可被作物吸收的氮元素。据研究,单次雷电活动可在每公顷土地中补充约5-8公斤氮肥,相当于施...
氮肥利用了氮气的什么性质,氮肥是什么肥
首先,氮肥利用了氮气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具体来说,氮肥首先将氮气转化为氨气,这一过程主要利用了氮气的氧化性。然后,通过氨气制硝酸的过程,利用了氮气的还原性。氮肥适用于多种农作物,包括水稻、高粱、谷子、棉花、玉米、小麦、花生、大豆和番茄等。与有机肥混合使用时,氮肥能够保证作物的高产、稳产...
氮肥损失途径有哪些?
施用氮肥后,有约35%至60%的氮素未能被植物吸收利用。每年施入土壤中的氮肥主要通过三条途径损失:氨挥发、反硝化脱氮以及淋溶和径流。氨挥发是由于氮肥暴露在空气中,被大气中的水分和热量蒸发掉。反硝化脱氮是由于土壤中反硝化细菌作用,将硝态氮还原成氮气或氧化亚氮,释放到空气中。淋溶和径流则是...
氮肥是如何生产的
目前主流方法以哈伯-博世法为基础,通过高温高压合成氨气,再进一步加工为具体氮肥种类:1.合成氨制备使用天然气、煤炭或石油为原料,在转化炉中提取氢气;同时通过空气分离获得氮气。两者在铁基催化剂作用下,以200-300大气压、450-500℃条件发生反应生成氨气(NH₃)。每生产1吨合成氨需消耗约700...
氮肥损失途径有哪些?怎样减少氮素损失?
施到土壤中的氮肥,当季能被作物吸收利用的只有30%~60%。可见,每年施到土壤中的氮肥并不能完全被作物吸收利用,约有一半左右的氮素未被利用。据研究,施到土壤中的氮肥主要是通过3条途径损失的,即氨的挥发、反硝化脱氮、淋溶和径流等。为了提高氮肥的效果,目前采用两种办法:①氮肥深施,即将碳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