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分蘖消长规律
一、冬小麦的生长过程。急
⑵小麦分蘖规律①分蘖的时期:苗龄三叶时开始,至拔节期结束。冬小麦从三叶到越冬,冬前持续约一个半月时间,第二年从返青到拔节结束。小麦分蘖发生的最低温度要求是2~4℃,故越冬和返青的时间界限是稳定下降到和稳定上升到这个温度指标。②分蘖的规律——同伸现象与同伸关系:小麦各级分蘖的出现与主茎叶片的出生在时间上有一定的对应
二、什么叫分蘖?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正常秋播的冬小麦,分蘖较多且健壮的麦苗通常被认为是壮苗。分蘖还有再生作用,当主茎和分蘖遇到不良条件而死亡之时,即使分蘗期已经结束,只要水肥条件适合,仍可再生新的分蘖。因此生产上,应根据麦田群体状况和分蘖的消长规律,及时采取合理的促控措施,以促进大蘖成穗,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产量。
三、什么是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生产中如何调控?
例如北部冬麦区适期播种、生长正常的冬小麦(冬性)一般每666.7米2最高总茎数(包括主茎和分蘖)都在100万以上,有些可高达150万~200万,但在江淮地区适期播种、正常生长的冬小麦(半冬性)一般每666.7米2最高总茎数都在50万~60万,总体呈现从南向北总茎数和单株分蘖逐渐增多的趋势。但是一般...
四、怎样进行小麦苗情诊断?
长相:包括基本苗数及其分布状况,叶片的形态和大小,挺举或披垂,分蘖的发生是否符合叶蘖同伸规律,分蘖消长和叶面积指数的变化情况是否符合高产的动态指标。长势:是植株及其各个器官的生长速度。在正常情况下,长势和长相是统一的,但在温度较高、肥水充足、密度较大而光照不足情况下,可能长势旺而长相...
五、小麦被雪压下去了用什么方法补救∵?
冬季较为寒冷或有阶段性的寒流出现时,越冬小麦除了有分蘖被冻死冻伤外,有时整个植株也有被冻死的现象。气温越是寒冷、持续时间越长,小麦死茎死苗表现就越严重。这样就形成了小麦“分蘖消长曲线”中的两个峰值间(冬季)的最低值。而当这个最低值低到了一定程度时,靠春季分蘖已经不能(弥补)达到...
麦类病毒病有什么特点?怎样防治?
苗期病叶深绿、叶质僵硬、分蘖增多、丛生、严重矮化,不能抽穗。拔节后发病植株稍矮,抽穗迟,穗小、粒批、粒重降低。(2)发病规律 黄矮病是由麦二叉蚜和麦长管蚜传毒引起,其发生流行与蚜虫种群消长关系密切。一般冬暖而干燥有利于蚜虫增殖扩散。丛矮病由灰飞虱传毒引起,其传毒能力很强,1~2...
禾谷类作物节间与总叶片的关系
以水稻为例,理论上的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指(N 指主茎总叶片数, n 指主茎节间数)叶龄余数为N-n的时期。
小麦蓝(红)矮植原体病是怎样传播的?
植株绝大多数不能正常拔节成穗,或抽穗呈塔状退化。该病在陕西先后大发生过10余次,仅1967年受灾面积就达到135.4万亩,绝收43万亩,小麦损失达5万t。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小麦间作套种和麦草覆盖等耕作制度的改进,该病逐渐扩展到黄河中下游干旱区,以及雁北和内蒙古等中低产晚熟冬麦区(安德荣等...
小麦蚜虫有哪些危害,如何做好小麦蚜虫防治
小麦蚜虫成蚜、若蚜刺吸麦株叶片、茎秆和嫩穗的汁液,使叶片出现黄斑或全部枯黄,生长停滞,分蘖减少,籽粒饥瘦或不能结实。小麦蚜虫不仅吸取植株汁液,影响作物发育,还能传播多种病毒病,可造成小麦严重减产。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小麦蚜虫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危害及防治方法等内容,供大家参考。1.小麦蚜虫形态特征1.1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