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吸肥规律
一、水稻不同生育阶段的吸肥规律如何?
因此,水稻不同生育阶段的需肥规律主要是指对氮、磷、钾的需求。(1)氮素的吸收规律。水稻整个生育期,植株内具有较高的氮素浓度,并具有两个明显的高峰。一是水稻分蘖期,在插秧2周左右:二是插秧后的7~8周。这两个时期水稻体内氨素水平不足,常会影响穗发育,而不利于高产。
二、水稻什么时间施肥最好
2. 幼穗分化期:水稻进入幼穗分化期后,迎来吸肥的第二个高峰期,此时施钾肥效果最佳。3. 孕穗期:孕穗期施钾肥可以提高结子率,增强抗倒伏能力,减少病虫害。二、水稻施钾肥的方法 1. 遵循“四多四少”原则,即含钾量少的田多施,反之少施;早稻多施,晚稻少施;高秆种多施,矮秆种少施;杂交...
三、水稻怎样进行合理施肥?
水稻施肥策略需依据品种、土壤、气候及耕作、施肥情况而定。一般而言,每生产稻谷和稻草各100千克需吸收氮(N)、磷(P205)、钾(K20)分别为1.5-1.9千克、0.8-1.0千克、1.8-3.8千克,三者比例约为2:1:30。双季早、晚稻在移栽后2-3周内形成显著吸肥高峰,单季稻则在分蘖盛期和幼穗分化...
四、水稻怎样施肥能高产
“前促”施肥法:全部肥料施于水稻生长前期,重施基肥、早施攻蘖肥。前促、中控、后补施肥法:注重早期施肥,中期限氮,后期氮素补给,适用于杂交稻。前稳、中促、后保施肥法:减少前期施氮量,中期重施穗肥,后期适当施用粒肥。三、施肥注意事项 施足有机肥:改善土壤通气和吸肥保水特性,促进稻...
种植水稻,插秧后几天下肥比较好呢?用什么肥好?
1. 水稻插秧后大约七天左右是施肥的最佳时间,这一阶段的施肥一般进行三次,而其中最好的肥料是腐熟的牛粪。2. 水稻作为南方的主要农作物,其种植管理有着一套独特的技巧。插秧和施肥的时间都是有一定规律的。经验丰富的稻农知道,水稻生长有前重后轻的特点,所以在返青期和分蘖期需要大量的养分。3. ...
水稻需肥特性是什么?
水稻不同生育期对氮、磷、钾的吸收规律是:分蘖期由于苗小,稻株同化面积小,干物质积累较少,因而吸收养分数量也较少。这一时期,氮的吸收率约占全生育期吸氮量的30%左右,磷的吸收率为16%~18%,钾的吸收率为20%左右。早稻的吸收率要比晚稻高,所以在早稻生产上强调重施基肥,早施分蘖肥,这...
水稻怎么施肥
一般每生产稻谷和稻草各500千克,需吸收纯氮6.7~15.8千克,纯磷3.9~8.1千克,纯钾9.6~26.7千克。水稻是需氮素较多的作物,对氮的吸收是从返青后开始逐渐增加的,分蘖盛期达到需肥高峰期,为促进早生快发,应早施重施分蘖肥,促进分蘖。水稻追肥的原则是少吃多餐,即追施分蘖肥和穗粒肥...
怎样针对杂交水稻吸肥特点合理施肥?
一、杂交水稻需肥特点杂交水稻与常规稻品种比较,在相同产量情况下,杂交水稻需氮量和需磷量与常规水稻相近或更少,而对钾肥的吸收量,则比常规水稻多。据研究,亩产1000斤稻谷时,常规稻品种吸收氮肥17~25斤,磷肥9~13斤,钾肥21~33斤,而杂交水稻吸收氮肥约20斤,磷肥9斤,钾肥35斤。因此,施肥...
水稻施肥技术
二、水稻各生育阶段需肥规律是什么? 氮素吸收规律:水稻对氮素营养十分敏感,是决定水稻产量最重要的因素,水稻一生中在体内具有较高的氮素浓度这是高产水稻所需要的营养生理特性。水稻对氮素的吸收有两个明显的高峰,一是水稻分蘖期,即插秧后两周;二是插秧后7-8周,此时如果氮素供应不足,常会引起颖花退化,而不利于高...
水稻粒肥什么时候施 增施钾肥在什么时间较好稻灌浆期用什么叶面肥可增产...
一、水稻粒肥施用时间 粒肥一般在始穗期或齐穗期施用,以傍晚或早上施用最为适宜。 如果在水稻抽穗扬花期进行根外追肥,施用时一定要避开开花时间。二、增施钾肥的最佳时间 分蘖期:钾肥能促进水稻蓄积更多的水分,提高水稻的抗旱、抗高温和抗低温能力。 幼穗分化期:水稻进入幼穗分化后,进入吸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