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是什么指标?
1、什么是农学效率
综述:农学效率是指某种农资肥料的利用率,农学效率=产量/施量,用这个算式来表现出效率量。农学:农学,是农业科学领域的传统学科, 以解决人类的“吃饭穿衣”为首要己任。随着农业科技创新速度的不断加快,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农学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正焕发着勃勃生机。农学(农业科学)是研究与农作物生产相关领域的科学,包括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
2、亚麻吸氮规律是怎样的?
增施氮、磷有利于提高油用亚麻茎、叶中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在本研究设计施氮磷水平下,与不施肥相比,叶中NR活性提高了5.71%~30.40%;施氮比施磷平均提高18.23个百分点。茎中提高了7.04%~41.99%;施氮比施磷平均提高24.22个百分点。叶中GS活性平均提高了9.57%~55....
3、定期施肥对冬小麦有何影响
在本研究条件下NPK、MNPK、SNPK施肥处理的氮肥吸收利用率(RE)、农学效率(AE)以及偏生产力(PFP)均明显高于NK施肥处理,说明NPK配施以及与有机肥和秸秆还田配合施用非常有利于小麦对氮肥的吸收、利用,并提高籽粒产量[图4(a),(c),(d)]。
4、中国旱地土壤植物氮素内容介绍
植物氮素的生理机制:氮素在植物体内的挥发与利用:探讨了植物如何吸收、利用和挥发氮素。作物基因型对氮素的反应:分析了不同作物品种在氮素吸收、利用上的差异。植物对铵态氮与硝态氮的营养特性:详细描述了植物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偏好和利用效率。旱地土壤氮素管理策略:氮素与环境、水氮的相互作用:讨论了...
5、大颗粒尿素的优点、应用效果及市场前景
大颗粒尿素的应用效果:国际肥料发展中心通过对热带亚热带水稻大量田间试验,系统总结认为大颗粒尿素作为水稻的底肥,深施具有显著的农学和经济方面的优势,可以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同时,认为水稻田大颗粒尿素深施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原因是其矿质氮的释放速度减慢,降低了反硝化的发生。其中,不少试验...
穗肥的解释穗肥的解释是什么
适当施粒肥;根据实际情况,根外追肥。3、穗肥在不同时期施用其效果有显著差异。4、如齐穗期施适量穗肥,以改善叶片‘同化作用,提高籽粒充实程度,增产潜力可进二步发挥。5、氮肥当季利用效率随穗肥比例提高而增加,但氮肥的农学利用率与产量有更好的对应关系。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穗肥的详细信息 ...
于振文个人简介
在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方面,他针对我国小麦生产中的质量问题,如氮肥过量和利用效率低,研究并创建了优化施肥和灌溉策略,显著提高了小麦的品质和产量。这一成果在黄淮海麦区得到广泛应用,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为我国优质小麦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也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于振文教授的成就显著...
彭少兵主要成就
通过提高光合作用增加水稻产量潜力”研究项目,获英国国际发展局资助58万美元;“中国稻田氮肥利用率低的成因与对策”研究,获中国自然基金委国际重大合作研究项目资助20万元;“通过优化施肥管理提高中国稻田生产力”,获国际水稻所资助15万美元;“效率改进与环境可持续性:中国灌溉水稻氮肥施用经济研究”...
率组词是
13、提高产能和资源利用率、生产效率、基础建设投资和收益率。14、它会为每个客户提供极好的运营效率和利用率。15、提高了大型设备的使用率,降低了维修率。16、拔节期追施氮肥,氮肥利用率和农学效率最高。17、还可以调整应用程序利用率。18、合理使用、约和保护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19、充分利用生产...
王建林青岛农大
总经费为20万元。在学术成果方面,王建林发表了许多有影响力的研究论文。他的论文如“不同氮肥水平下冬小麦齐穗期旗叶光合日变化特征”和“不同植物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对光和CO2的响应与模拟”等,分别在2008年的《沈阳农业大学学报》和《生态学报》上发表,显示了他在光合作用和环境响应方面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