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去向

奥普乐农资2025-07-10 09:2520 阅读13 赞

1、水田各种肥料的利用率是多少?

施入土壤中氮素的去向可分水稻吸收、土壤残留、损失三个部分。氮肥在稻田的损失,一是反硝化过程,损失约10%~15%,最高可达20%左右;二是施用方法不当,铵态氮通过挥发损失可达5%~50%;三是随水淋失,例如施入稻田的尿素,一般经过两三天水解后转化为铵才能被水稻吸收和土壤胶体吸附,若在24小时内排水,氮素损失量可达10%~

水田各种肥料的利用率是多少?

2、化肥对农作物会产生怎么样的影响呢

据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氮肥去向的研究的数据,我国氮肥的利用率在9%~72%之间,平均为30%~41%[5]化肥每年的流失量占施用量的40%左右。

3、硝酸铵的特性有哪些

1、硝铵施入土壤后的去向比较复杂,两种形态氮大不一样,铵态氮带正电,可被带负电的土壤胶粒所吸持而保存在土壤中。2、硝铵的第二特点是水溶性强,肥效快。它不仅易溶于水,也易溶于非水溶剂,如在液氨中溶解度也很大,而且溶解快。这种高溶解的性质使其成为配制氮溶液等液体氮肥的主要成分。3...

硝酸铵的特性有哪些

4、土壤污染污染去向

过多的氮肥在土壤中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某些气体容易通过淋溶进入地下水,引发水体污染;而其他气体则易挥发,造成氮素损失,对大气环境构成污染。综上所述,土壤中的污染物去向复杂多样,包括固定在土壤中、挥发降解、随径流流失、进入食物链以及进入水体和大气等多种途径。

土壤污染污染去向

气体型循环的氮的循环

根据人类合成氮肥的增产速度,预计到本世纪末,每年约可生产氮肥100×106吨。C.C.认为:现在的工业固氮量约等于现代农业到来之前的生物固氮量。固氮过程首先需要分子氮激活,使其分裂为两个自由氮原子(N2→2N),这个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在生物固氮时,1摩尔的N2约耗能669×103焦。在自由氮与氢结合形成氨气时(N...

土壤生态系统氮素循环内容简介

管理措施影响:研究了地膜覆盖、秸秆覆盖以及氮肥施用量等管理措施对旱作水稻和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揭示了这些管理措施如何调控化肥氮的去向和作物产量。耕作方式影响:探讨了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地上部生长发育和氮素营养的影响,以及这些耕作方式对氮肥利用效率的优化策略。应用价值:该书为土壤科学、作物...

土壤生态系统氮素循环内容简介

研究者全面研究了诸如地膜覆盖、秸秆覆盖以及氮肥施用量等管理措施对旱作水稻和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这些研究揭示了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化肥氮的去向和作物产量。此外,书中的内容还涵盖了各种耕作方式,如垄作表施、垄作中施、垄作底施和平作表施,对小麦地上部生长发育和氮素营养的显著影响,以及对氮肥利用...

水稻施肥技术

施入土壤中氮素的去向可分水稻吸收、土壤残留、损失三部分。氮肥在稻田的损失,一是反硝化过程,损失约10%-15%,最高可达20%左右;二是施用方法不当,铵态氮通过挥发损失可达5%-50%;三是随水淋失,例如施入稻田的尿素,一般经过两三天水解后转化为铵根离子才能被水稻吸收和土壤胶体吸附,若在24小时内排水,氮素损失量...

污染物进入土壤的途径有几种?

施入土壤中过剩的氮肥,在土壤的氧化还原反应中分别形成NO和NH。前两者易于淋溶而污染地下水,后两者易于挥发而造成氮素损失并污染大气。土壤污染的防治〖*2〗科学地进行污水灌溉工业废水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有些工厂排出的废水可能是无害的,但与其他工厂排出的废水混合后,就变成有毒的废水。因此在利用...

人们不能污染土壤如果土壤被污染了有害物质在哪里?

重金属和农药污染土壤以后,可以随地面的径流而流失或将污染物扩散。 农作物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物后,也会向外界环境转移,它们可 以通过食物进入家畜和人体。另外,施入土瓖中的过量氮肥,在土壤中还可以发生一系列的氧化还原 反应,形成一氧化碳等物质,这些物质易于淋溶而污染地下水。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