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土壤中的有效氮以硝态氮为主
1、水田淹水期不适用哪种氮肥
硝态氮肥极溶于水,在水中会分解为硝酸根,它不能被土壤吸附,只能存在于水溶液中。水田农业通常施用铵态氮肥,这样可以提高氮肥利用率,但是最好不要直接撒施在水层里,铵态氮主要包括人粪尿、碳酸氢铵、氯化铵、硫酸铵等,这些铵态氮遇水会分解为铵离子,可以被土壤颗粒直接吸附,对农作物的生长非常有益。水田施肥的注意事项 水田土壤的通透
2、硝态氮是什么意思
硝态氮是指硝酸盐中所含有的氮元素。水和土壤中的有机物分解生成铵盐,被氧化后变为硝态氮。以硝态氮为主,再加上亚硝(酸盐)态氮、氨态氮和有机态氮总称之为总氮或全(态)氮。有些国家的水质标准中,对湖水水质已制定了全氮的标准。如日本规定上水的硝态氮或亚硝态(酸盐)氮均不超过10...
3、硝态氮与氨态氮的区别
铵态氮通常为正电荷,而土壤一般为正电荷,将铵态氮撒入土壤内,土壤在雨水多、漫灌状态下不易流失。而硝态氮一般会以负电荷为主,将硝态氮拨入土壤内,可能会抑制微元素正常吸收。
论述氮在土壤中损失的主要途径,如何提高氮肥利用率
土壤中的氮元素主要以三种形态存在:铵态氮、硝态氮和酰胺态氮。铵态氮包括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和氨水等,其显著特点是带正电荷,容易被土壤胶体吸附,不易流失。植物吸收铵态氮的方式有两种:直接以铵离子形式吸收,或氧化转化为硝酸盐后吸收。然而,在碱性环境下,铵态氮容易挥发损失,且高浓度...
农田径流中的氮、磷主要来源于哪些?
农田径流是主要的农业污水来源,其中包含大量污染物。氮是关键成分,施用的氮肥若未被植物吸收或固定,会以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形式进入径流,如英国田间排水中的铵态氮和硝态氮分别达到0.5毫克/升和17毫克/升。土壤中全氮含量通常在0.075~0.3%,每年每公顷约有30~60公斤氮被径流带走,不同地区...
土壤中硝态氮含量高或低有什么意义
氮素是作物生长需求量最大,对作物增产贡献最大的营养元素,土壤中氮素绝大多数为有机的结合形态,无机形态的氮一般占全氮的1%-5%,但这部分氮对作物来说是可直接吸收利用的矿质态氮,主要是铵态氮和硝态氮,反映土壤短期的供氮能力。北方土壤硝态氮为主,南方水田以铵态氮为主,硝态氮的高低在北方...
植物体对铵态氮和硝态氮哪个吸收利用率比较好?
在土壤湿度过大,通气不良和有新鲜有机物存在的情况下,硝态氮在微生物作用下可还原成氧化亚氮、氧化氮和氮气,这种反硝化作用是硝态氮损失的主要途径之一。铵态氮从土壤中损失的主要途径是氨挥发。因此,硝态氮肥适宜于气候比较冷凉的地区和季节,在旱地分次施用,肥效快而明显,但不宜在高温、多...
土壤硝态氮含量正常范围值是多少?
相比之下,铵态氮在旱地土壤中的含量变化较小,一般维持在10~15mg/kg左右。而在水田中,铵态氮的变化则更为显著。在搁田过程中,铵态氮的变化会更大。这是因为水田的土壤环境与旱地有所不同,水田中的土壤湿度和通气条件对氮素的转化和固定有重要影响。一般而言,土壤中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含量变化...
氮肥中的什么
硝态氮:主要存在于硝酸铵、硝酸钙等硝态氮肥中,氮元素以硝酸根的形式存在,易于溶解在水中,能够被作物通过叶片和根部迅速吸收,具有快速补充氮素、提高作物产量的作用。酰胺态氮:主要存在于尿素等酰胺态氮肥中,氮元素以酰胺基团的形式存在,通过土壤微生物的脲酶作用转化为铵态氮后被作物吸收,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