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水条件下为什么磷的有效性会提高?

奥普乐农资2025-07-03 05:328 阅读6 赞

一、为什么土壤淹水后磷的有效度会提高

土壤淹水后磷的有效性有明显提高,这是由于:①酸性土壤pH上升促使铁、铝形成氢氧化物沉淀,减少了它们对磷的固定;碱性土壤pH有所下降,能增加磷酸钙的溶解度。②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下降,高价铁还原成低价铁,磷酸低铁的溶解度较高,增加了磷的有效度。另外,包被于磷酸表面铁质胶膜还原,提高了闭蓄态磷的有效度。

为什么土壤淹水后磷的有效度会提高

二、在淹水条件下土壤中的氮、磷、钾会发生什么变化?

因此,土壤淹水后有效磷增加主要在于还原,而非水解。淹水后水溶性磷浓度增加,以含铁量低的钙质沙土最明显,含铁量低的酸性沙土次之,再次为近中性黏土,酸性铁质铝土最少。淹水条件下钾的变化:淹水后土壤中可溶性二价铁离子和锰离子增加,同时将交换性钾置换进入土壤溶液,在某些条件下土壤中存在的过量...

在淹水条件下土壤中的氮、磷、钾会发生什么变化?

三、土壤中有效磷增加和减少的途径

有效磷增加途径:施肥、淹水(Fe矿物还原)、有机肥矿化,减少的途径:植物吸收、土壤落干、土壤吸附

土壤中有效磷增加和减少的途径

鲁如坤技术成就

这一技术改变了土壤磷素形态的转化过程,揭示了淹水后磷的有效性显著提高的主要原因,以及为什么结晶态磷酸铁对旱作作物有效性很小,而在水稻上却起着重大作用。这一机理的基本内容是:结晶态的磷酸铁在水稻土淹水以后,由于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下降,高铁还原为亚铁,粉红磷铁矿的结晶遭到破坏,溶解度和移动...

鲁如坤技术成就

鲁如坤等通过实验证明,在水稻土水旱轮作条件下,磷肥施在旱作上比施在水稻上产量更高。他提出了“旱重水轻”的施磷技术,这一技术不仅在国内得到广泛认可,也在国际上受到重视。揭示土壤磷素形态转化机理:鲁如坤的研究改变了土壤磷素形态转化的传统认识,揭示了淹水后磷的有效性显著提高的主要原因,以及...

土壤缺磷的原因?

磷酸铝盐。综上所述,土壤就造成“缺磷”提高有效磷的含量:1:调节ph 6.5~6.8 2: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1)有机质产生有机酸溶解磷酸盐(2)碳水化合物对磷吸附位的掩蔽作用(3)有机质与铝形成络合物 3集中施肥,施于根集中区 4土壤淹水后明显提高磷的有效性 参考资料:土壤肥料学 ...

磷肥的特性?

2、水旱轮作磷肥分配。水旱轮作通常是指麦类、油菜、绿肥与单季稻或双季稻轮作。水稻土由旱地条件转变为淹水条件时,可以促进有效磷的释放,并增加磷的扩散,从而提高土壤磷素供应强度,磷肥应首先用于旱作,可使同样数量的磷肥增加更多的农产品。3、旱地轮作磷肥分配。在旱地作物轮作中,由于冬、夏温度不同...

全国 一亩水稻平均【氮磷钾】化肥用量是多少??

稻田土壤在水稻生长期间大部分时间处于淹水状态,土壤含水量大,氧气不足,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氧化还原电位降低,还原性增强,铵态氮成为主要形态,而磷和钾的有效性增加,铁和锰的活性增强,锌的有效性降低,土壤pH值趋向中性。对于全氮含量为0.15%、碱解氮在120~130mg/kg、速效磷15mg/kg、速效钾100...

怎样确定水稻氮、磷、钾化肥适宜用量?

答:稻田土壤在水稻生长期间,绝大部分时间处于淹水状态,土壤水多气少,二氧化碳增加,氧化还原电位下降,还原性增强,铵态氮占主导地位,磷、钾的有效性增加,铁、锰活性加强,锌的有效性降低,pH趋于中性。现以安徽省为例说明水稻推荐施肥用量。据土壤养分监测数据表明,安徽省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1.8%...

什么能促进土壤中磷的吸收

根据土壤学知识,以下作用可促进土壤中磷的吸收.(1)使用磷矿粉时,必须挖沟然后改土.因为磷矿粉不易溶于水,可作长时间的磷肥.(2)在使用过磷酸钙时,应该洒在作物的根系周围,过磷酸钙较容易分解,是短时间的磷肥.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