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在灌浆期如何管理?
一、水稻灌浆期如何增产(水稻灌浆期水肥管理注意事项)
适时排干积水:籽粒出现“白浆”阶段时,可以排干田面积水,只要田面不出现超过1cm的裂缝即可。后期不能撤水过早,以防水稻早衰影响产量。双季稻区应在保证晚稻移栽期的前提下尽量晚断水。二、科学喷施叶面肥 补施磷肥、钾肥或追施粒肥:齐穗期看苗追肥,叶色淡黄脱肥时,每亩用尿素6斤,氯化钾15斤,加入颗粒硅肥500-
二、水稻什么时候灌浆 水稻灌浆期要如何管理
水稻灌浆期一般在抽穗后的1015天,具体时长受品种和气温影响。水稻灌浆期管理要点如下:水资源管理:应采取干、湿、湿的间歇灌溉措施,浇水后让土壤自然干燥,再浇灌12天,以增加土壤氧气,保持根系活力。透水性强的砂土应保持薄水层。中期灌水不宜过深,籽粒出现“白浆”期时,可排出田面水分,但田面不...
三、水稻灌浆期水肥管理
水稻灌浆期的水肥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控制浇水:方法:在田间水晒干后再进行灌水,避免长期淹水。原因:长期淹水不利于有害气体释放,可能导致水稻早衰、倒伏。追施肥料:肥料选择:追施尿素或硫酸铵等肥料。施肥时机:最好在水稻齐穗15天之内完成施肥,以提供充足的养分,增加灌浆速度和粒重。拔除杂草:...
四、水稻灌浆期水层管理
尽量少浇水:需尽量减少浇水次数和水量,使土壤保持相对较干的状态,这有助于增强根系的活力,防止后期发生倒伏情况。注意事项: 在整个灌浆期,应根据天气情况和稻田实际水分状况灵活调整浇水策略,确保水稻正常灌浆。 灌水时可采用干湿交替的方法进行灌溉,既能节省水源,又能促进籽粒灌浆,提高结实率和籽粒...
水稻灌浆期是什么时候 应注意什么事项
预防倒伏:灌浆期是水稻对水比较敏感的时期,应合理灌溉,保持田间湿润,同时避免过度施肥导致植株徒长,增加倒伏风险。防止早衰:通过合理施肥和叶面喷肥等措施,维持叶片光合能力和根系活力,防止水稻早衰。增加粒重:重视肥料管理,根据水稻生长情况及时施肥,提高功能叶光合能力,从而增加粒重。具体防治措施...
水稻灌浆期水层管理 水稻灌浆期的水层管理
水稻灌浆期水层管理:1、水层:灌浆初期保持稻田内具有浅水层,灌浆中期保持土壤湿润,要勤浇水、少浇水,灌浆后期要少浇水。2、光照:灌浆时提供充足的光照。3、温度:灌浆前15天,白天适温为29℃,晚上温度以19℃为宜,灌浆时适温是20-28℃,灌浆后15天,白天适温为20℃,晚上温度以16℃为宜。4...
水稻灌浆期
3. 管理措施: 合理管理灌溉,确保水稻在灌浆期有足够的水分。 适时施用肥料,以满足水稻灌浆期的养分需求。 加强病虫害防治,确保水稻在灌浆期的健康生长。4. 影响因素: 良好的生长环境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也是保障灌浆期顺利进行的基石。综上所述,水稻灌浆期是水稻生长过程中的关键阶段,需要农业生产者...
水稻什么时候灌浆 水稻灌浆期要如何管理
水稻灌浆期管理要点 1.水资源管理 在这一阶段,应采取干、湿、湿的间歇灌溉措施,即浇水后,土壤自然落入干燥的露地中,再浇灌1-2天,以增加土壤中的氧气,保持根系活力,但透水性强的砂不适宜,薄水层应保持。同时要注意的是,中期灌水不宜过深,当籽粒出现“白浆”期时,可将田面上的水分排出...
水稻灌浆期用施肥吗 水稻灌浆期用是否需要施肥
水稻灌浆期需要施肥。以下是关于水稻灌浆期施肥的详细说明:施肥时期:水稻灌浆期大致维持1040天左右,这一时期是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需要进行适当的施肥管理。施肥目的:前期:以提高叶片光合作用、保持土壤活力为主。中后期:以增收千粒重、防止水稻脱靶为主。施肥方式:灌浆期的补肥以根外施肥为主,特别...
水稻灌浆期
水稻灌浆会顺利进行,子粒饱满,产量和品质都会得到提升。反之,则会导致灌浆不良,影响最终的产量和品质。管理措施:为保障水稻灌浆期的顺利进行,应加强田间管理,确保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供应,并注意防治病虫害。此外,合理的田间操作,如适时晒田、排水等,也有助于提高灌浆期的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