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偏施氮肥稻瘟的原因有哪些?

奥普乐农资2025-06-21 05:382 阅读22 赞

1、水稻稻瘟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1、气候因素。在影响稻瘟病发生和流行的气象因素中,最主要的是温度和湿度,其次是光照和风。当温度在20-30℃,湿度在90%以上,稻株保持一层水膜的时间达6-10 h。则分生孢子最易萌发和侵入。2、品种感病。优质水稻抗病品种多年连续种植,会逐渐退化,造成异常气候条件,丧失抗病性,发病率明显增加。3、田间管理不当。

2、水稻稻瘟病与纹枯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防治措施有哪些

近年来,为了提高水稻产量,大量施用氮肥,大大超过了水稻本身的承受能力。过量施用氮肥会使植物生长过快,导致植物生长不协调,不符合植物生长的相关规律。而在田间使用氮肥会污染环境,因为氮肥会挥发出一些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进入空气和土壤会污染环境。水稻病害防治策略 1、做好预测工作 根据气候条件...

水稻稻瘟病与纹枯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防治措施有哪些

3、水稻稻瘟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2.3 过量偏施氮肥 过量偏施氮肥,容易导致植株幼嫩或徒长,植株抗病能力减弱,病菌因此易侵入。同时过量偏施氮肥,可能导致水稻个体、群体失衡,郁闭,为病菌繁衍发生营造了局部环境。2.4 其他不良因素 如长期遮阴、过度密植、长期淹水等其它不良因素均可能加重病害发生程度。另外,如喷药不当或喷药后又遇...

水稻的稻瘟病有哪些症状表现?怎样治疗才最有效?

3、田间管理不当。如果施肥不当也会引起稻瘟病的发生。追施氮肥过多或过晚,水层管理过深,使水稻植株贪青,抗病力差,有利于病菌的侵入、生长和繁殖,因而发病严重。4、化学药剂防治问题。由于栽培措施和施肥情况的不同、药剂防治效果差别很大。栽培密度过大、氮肥施用过量、发病期间降雨多,防治次数...

水稻穗颈瘟出现影响产量,水稻穗颈瘟产生原因是什么?

因为高温高湿,水稻病菌多,氮肥偏施。影响水稻穗颈瘟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因素是品种抗病性、抽穗期天气条件、肥水管理因素等。高湿度,敏感品种。田间的病原体和气候的影响。高温高湿可以激活大米中的大量病菌。抽穗、开花和灌浆期下雨时更容易发生穗颈瘟。主要因素是抗病品种弱、高温高湿、氮肥用量大、种植...

水稻稻瘟病发病规律

在同一品种中,不同生长阶段的抗病性也不同,如秧苗4叶期、分蘖期和抽穗期较易感染,圆秆期发病相对较轻,而幼嫩组织或器官的发病更为严重。在穗期,特别是始穗时,稻株的抗病性较弱。此外,氮肥施用不当,如偏施或过施,以及灌溉管理不当,如放水过早或深灌,都会增加稻瘟病的发生概率。

施肥对水稻病害的影响有哪些

施用未腐熟的农家肥:如果使用了带有病原菌且未腐熟的农家肥,病菌可能会侵染水稻植株,导致如菌核病、疫病等病害的发生。氮肥过量:施用氮素过多会使水稻叶色深绿,纤维素、木质素的合成减少,导致植物徒长细软,抗倒伏能力弱,并因体内有较多的可溶性氮积累而使水稻易感病害,如纹枯病等。科学施肥有助...

北方水稻稻瘟病发病规律

一旦水稻叶片遭受初次感染,如果环境条件有利,病斑会迅速生成新的分生孢子,对稻株进行再次侵染。稻瘟病的发生特别青睐于特定的环境条件,最有利的是温暖潮湿的气候。对于稻米品种来说,其抗病性起着关键作用。如果种植的品种易感病,且在氮肥施用不当的情况下,比如过量施用或施用时间过晚,导致稻田...

稻瘟病的发病因素有哪些?

风的影响有双重性,虽对病菌孢子的释放、传播有利,但地表风速超过1m/s以上,稻株体表不易结水,反而不利于病菌孢子的萌发和侵入。3.栽培管理 栽培管理技术既影响水稻的抗病力,也影响病菌生长发育的田间小气候。其中,以施肥和灌水尤为重要。氮肥施用过量或偏迟会导致稻株体内碳氮比下降,游离氮和...

水稻大面积出现稻瘟病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繁殖比较好?

大多数人都认为是氮肥过量的问题,其实不完全是,只要做好以下几点,想得稻瘟病也很难。杂草、籽粒中蛰伏,遇合适的温度和湿度萌发侵染水稻。那几个条件适合稻瘟病发病呢?光照不足的条件下,稻瘟病就会很容易大面积爆发。所以,在阴雨天气要非常注意稻瘟病的发生!一般稻瘟病山区重于丘陵,丘陵重于...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