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旱轮作对土壤磷、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一、有机作物轮作中的长期负磷预算会消耗土壤中的植物有效磷
在有机作物轮作过程中,长期负磷预算是一个关键因素,它影响土壤中的植物有效磷(P有效)含量。土壤作为磷(P)的时间库在植物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实际可供植物或微生物直接吸收的P总量相对较小。土壤中的磷形式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无机和有机P的转换过程,以及植物、微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土壤中P的有效性取决于P的输入与生物和生化
二、镉污染对土壤有效磷的影响
降低有效性。镉污染指含镉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其可以对土壤有效磷降低有效性,其可以促进微生物增长,减轻镉对土壤微生物危害,又能降低镉对蜗牛的生物毒害。
三、鲁如坤技术成就
鲁如坤等通过实验证明,在水稻土水旱轮作条件下,磷肥施在旱作上比施在水稻上产量更高。他提出了“旱重水轻”的施磷技术,这一技术不仅在国内得到广泛认可,也在国际上受到重视。揭示土壤磷素形态转化机理:鲁如坤的研究改变了土壤磷素形态转化的传统认识,揭示了淹水后磷的有效性显著提高的主要原因,以及结...
农作物为什么不能重茬(一看就懂哪些作物不能重茬)
特定元素缺乏:常年种植同一种作物会导致土壤中某些微量元素特别缺乏。例如,小麦重茬会使土壤磷元素大幅下降,大豆重茬会降低土壤中锌的生物有效性,影响光合作用效率,从而降低产量。金属离子络合:土壤中的金属离子会与某些作物根系分泌物(如苹果酸、水杨酸)结合形成络合物,或与柠檬酸形成螯合物,影响作物...
磷钾肥的科学施用方法总结
豆科作物能有效吸收磷,将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直接施在前茬豆科作物上,能显著提高后茬作物的产量。5. 水旱轮作中重点施用 在水旱轮作区,磷肥应重点施在旱作物上,利用其后的效应对后茬水稻提供磷肥。二、钾肥的科学施用 钾肥有硫酸钾、氯化钾、硝酸钾等多种来源,还包括草木灰和作物秸秆等生物钾肥。喜...
经常用什么可以改良酸性土壤
氨水)达到改良目的。2、使用石灰中和酸性,每亩每次施20~25千克石灰,直至改造为中性或微酸性土壤。3、施绿肥,增加土中有机质,达到改善土壤酸性的效果。4、增加灌溉次数,冲淡酸性对作物的危害。5、增施碱性肥料,如碳酸氢铵、氨水、石灰氮、钙镁磷肥、磷矿石粉、草木灰等,对提高作物产量有好处。
磷肥过量对土壤的危害
磷肥过量施用会抑制土壤中对锌的有效性,导致作物缺锌,进而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导致土壤碱化:特别是施用钙镁磷肥等碱性磷肥后,会使土壤pH值升高,土壤碱化。碱化土壤会影响作物的根系生长和养分的吸收利用。造成土壤中有害元素积累:磷肥主要来源于磷矿石,其中含有镉、铅、氟等有毒元素。过量...
磷钾肥的科学施用方法总结
磷、钾都是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科学、合理地施用各种磷、钾肥,不仅能够提高肥料利用率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而且还能够大幅度提高产量,对作物品质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一、科学施用磷肥磷肥施人土壤后有两个特点:一是在土壤中移动性很小,其移动半径多在0.5cm—lcm以内;二是容易被土壤...
用什么改良酸性土壤
通过整地管理使土壤活化来调整土壤酸度。4、实行水旱轮作,改善理化性状,改进栽培技术,防止水土流失,酸性土实行水旱轮作(2至3年换一次),可以改善土壤耕性和理化性状,栽培中实行播后盖膜,调整复种方式(比如水稻—水稻—水稻,改为油菜—水稻—水稻),选用碱性肥料(如碳铵、氨水)达到改良目的。
蒋柏藩技术成就
因此,他对不同晶质的磷酸铁化合物的有效性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旱作条件下,晶质磷酸铁的活性虽显著低于非晶质的磷酸铁,但在渍水还原条件下,两者的化学活性几乎相等。在渍水植稻的生物试验中,这两种磷酸铁的供磷能力与水溶性磷肥几乎完全一样。这一现象的机理是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