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水稻育种目标
1、什么水稻育种
水稻育种是农业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涉及到植物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手段。通过水稻育种,人们可以改良水稻的遗传特性,从而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二、育种目标 水稻育种的主要目标包括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逆性和抗病性。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育种家会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基因编辑技术
2、水稻选种要注意什么?
1. 育种目标:- 丰产性:选择具有较强分蘖力、适宜的穗粒数、高结实率和良好千粒重的品种。- 稳产性:挑选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都能保持稳定的产量水平的品种。- 抗病性:选择能够抵抗主要病虫害和逆境的品种。- 优质:注重稻米的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适应性:确保稻种适合当地的农业技术和栽培条件,如...
3、水稻转基因研究及其育种简介
2. 其他基因在水稻中的应用 抗白叶枯病基因:增强水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减少病害损失。 耐盐基因:提高水稻在盐碱地的适应性,扩大种植范围。 淀粉合成关键酶基因:改良水稻的淀粉品质,满足不同的食用和工业需求。3. 转基因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外源基因的插入与整合:确保目标基因准确、稳定地插入水稻...
4、水稻分子育种的水稻分子设计育种
水稻分子设计育种是一种结合了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等多学科手段的现代育种技术,旨在通过精确控制特定基因来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水稻品种。这种育种方法不仅克服了传统育种中存在的效率低、周期长等问题,还能有效提升育种的准确性和目标性。在水稻分子设计育种中,科学家首先需要对水稻的所有成分进行...
杂交水稻育种技术路线
杂交水稻育种技术路线注重多途径并进,兼顾形态改良与亚种间杂种优势的综合运用。首先,对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育种目标是研发出具有"高冠层、矮穗层、重心低、穗大且均匀分布、高度抗倒伏"特征的优质杂交稻品种,以适应该地区的种植环境。而在西南的一季稻区,重点则是选育出亚种间具有重穗型的杂交稻组合...
水稻的育种方法和时间还有水稻插秧的注意事项和具体过程
育种过程涉及选取性状互补的父本和母本,通过不饱和回交培育后代,然后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鉴定目标性状,之后进行花药培养,进一步鉴定并保留优良性状的植株,最终得到目标品系。插秧时间的选择至关重要,当气温稳定通过13℃时即可开始插秧。最佳插秧期应在5月中旬,最迟不能超过5月25日,这符合多年来的生产...
在作物育种上,如何抗寒性培育水稻新品种?请详细的回答(目标、程序...
1.耐寒性品种选育:收集耐寒性优良的品系 ,与目标改良的品系杂交(耐寒性属于隐性基因所控制。)2.建立耐冷性试验田:采用中期深水灌溉法(孕穗期开始到完熟),鉴定圃水温18度±0.2度 选穗标准为剑叶叶枕与倒二叶叶枕距离-4~+2cm 。温度计放法:入水口 以及出水口各放温度计两根 池中间各放两...
超级稻的概念是什么?
超级稻概念起源于1981年日本提出实施水稻超高产育种项目,目标是用15年时间,到1995年育成比当时推广品种增产50%的超高产品种。但因难度太大和技术路线不妥,至今未实现。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水稻研究所启动了“水稻新株型育种”项目,计划到2005年育成具有亩产800公斤(12吨/公顷)潜力的超级稻,这一...
袁隆平的简短的先进事迹
1995年研制成功两系杂交水稻:在两系杂交水稻的研发上,袁隆平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一成果进一步推动了杂交水稻技术的发展和应用。1997年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袁隆平着眼于未来,提出了超级杂交稻育种的技术路线,为培育更高产、更优质的杂交水稻品种奠定了理论基础。实现超级稻育种目标:在2000年和2004...
袁隆平的简短的先进事迹
袁隆平提出了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旨在通过科技手段进一步提升水稻产量,这一路线的提出为超级杂交稻的研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实现超级稻育种目标:在2000年和2004年,袁隆平团队分别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一期和第二期目标,这些成就的取得标志着中国在水稻育种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