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不缺磷肥的原因有哪些?
1、土壤中磷的固定有哪些方法?
磷的固定是土壤磷的生物有效性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土壤中磷的固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化学固定。在石灰性和中性土壤上,磷的化学固定主要由钙镁体系所控制,使可溶性的磷酸二钙逐渐转化为溶解度很小的磷酸八钙、磷酸十钙,从而降低了磷的有效性。在酸性土壤上,磷的化学固定由铁、铝体系控制,使之形成很难溶解的Fe—P或Al—
2、如何合理施用磷肥
1. 根据土壤条件施用:不同类型的土壤对磷肥的反应不同。在缺磷的土壤中,应优先使用磷肥。在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中,可适当增加磷肥的用量,因为有机质会降低磷肥的有效性。而在石灰性土壤中,磷肥的有效性较高,因此可以适量减少磷肥的用量。2. 根据作物需求施用:不同作物对磷的需求有差异。对磷...
3、磷肥的作用
2. 增强作物抗逆性 磷肥还能增强植物的抗逆性,如提高作物对低温、高温、干旱等不良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这对于提高农作物的生存能力和稳定性至关重要。3. 改善土壤质量 磷肥不仅为作物提供磷元素,还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和通气性。这有助于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为作物生长创造更好的土壤...
4、如何提高土壤中磷肥的利用率
1、集中施用。把磷肥集中施在种子或根部附近,是一种有效的施用方法。这种方法既可减少磷肥与土壤的接触面,降低固定作用,又便于作物根系吸收,一般提高利用率28%~39%。2、分层施用。通过耙磨施入5~10厘米土层中,供作物苗期吸收;把其余磷肥结合耕翻条施于15~20厘米土层中,供作物中后期吸收利...
怎样才能合理施用磷肥
土壤有效磷的含量是决定磷肥肥效的主要因素。一般土壤有效磷(P2O5)小于5毫克/千克时,为严重缺磷,氮、磷肥施用比例应为1∶1左右;有效磷(P2O5)含量在5~10毫克/千克时,为缺磷,氮、磷肥施用比例在1∶0.5左右;有效磷(P2O5)含量在10~15毫克/千克时,为轻度缺磷,可以少施或隔年施用磷肥...
简述提高农田磷肥利用率的主要措施
过量施用磷肥会造成无效浪费,同时还可能引发土壤污染。因此,根据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来确定磷肥施用量至关重要。例如,当土壤有效磷含量低于10mg/kg时,磷肥施用量应为作物带走量的2倍;当土壤有效磷含量为10-20mg/kg时,磷肥施用量等于作物的带走量。3. **选择适合的磷肥种类**:磷肥有无机磷肥和有...
磷矿粉的性质如何?它的肥效与哪些因素有关?
1. 磷矿粉的含磷量:含磷量越高,肥效越好。不同产地的磷矿粉含磷量有所不同,因此其肥效也会有所差异。2.矿石的粉碎粒度:磷矿粉粒度越细,与土壤的接触面积越大,溶解和释放的速度也越快,肥效更好。3.土壤条件:土壤的酸碱度、有机质含量等因素都会影响磷矿粉的溶解和释放,从而影响其肥效...
磷肥当季利用率低的原因是什么
氮磷钾元素是大部分植物都需要的三元素,很多植物在当季使用磷肥的时候,效果都较差。这是因为磷肥在土壤中容易被固定,而且只能移动1~3厘米左右。所以根系较深的植物施加磷肥的利用率就会低一些,对于浅根系的植物来说,磷肥的当季使用效果反而会好一些。我们通过以上关于磷肥当季利用率低的原因是什么...
磷肥是农作物的重要肥料之一,怎样施用磷肥才能提高养分利用率?
究其原因主要是源于两点:一是磷肥容易在土壤中被固定。磷肥一经施入土壤,便会立即进行属于它的化学的、生物的或生物化学的转化作用,并在相应转化的过程中最终与土壤中的钙形成反应,生成沉淀的磷酸氢钙,从而使水溶性磷被土壤固定。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等水溶性磷肥,适合于各种...
。长期大量施用磷肥,会降低土壤中哪些植物必须营养元素的生物有效...
磷是肥料三要素之一,是植物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当植物缺磷时,会表现为生长迟缓、矮小,花芽分化推迟,落花落果多等现象。因此,植物种植过程中必须重视施用磷肥,特别是强酸性、强碱性或有机质较少的*壤和低温冷浸稻田,有效磷含量低,更应重视施磷肥。磷肥对植物的作用 磷是植物体内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