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的休眠期是什么样子的?
1、草莓休眠的诱因是什么?休眠时有哪些特征?
1. 草莓在冬季进入休眠状态,这一现象与落叶果树相似,但草莓休眠期间叶片保持绿色,与之不同。2. 低温和短日照是引发草莓休眠的主要原因。3. 随着秋末冬初,草莓叶柄缩短,叶面积减小,植株变矮并平行于地面,停止发出新的匍匐茎,呈现矮化状态,这表明草莓已进入休眠期。4. 草莓休眠的外部形态特征伴随着内部生理生化的变化,其中
2、草莓如何休眠
在休眠期间,草莓植株的外部形态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如叶柄变短、叶片变小且颜色变深、植株整体矮化等。同时,植株的生理活动也会相应减缓,如生长速度降低、花芽分化停止等。这些变化有助于草莓植株在不利环境条件下保存能量,等待更适宜的生长时机。草莓的休眠分为自然休眠和被迫休眠两种类型。自然休眠是由...
3、草莓休眠现象如何?
植株从秋至冬,受低温短日照的影响,叶中合成、积累休眠素类物质,全株矮化,叶柄短,叶片小而平地开花。花柄短,果小,产量低,不发生匍匐蔓和停止花芽分化,发生休眠现象。这是草莓植株适应冬季低温而形成的一种耐寒的生理状态。植株进入休眠后,需经过一定时期的低温(-5~8℃)才能恢复生长。休眠期...
4、草莓休眠的诱因是什么?休眠时有哪些特征?
草莓同一般落叶果树一样,在严寒的冬季停止生长进入休眠阶段。但它又与一般落叶果树不同,草莓即使在休眠期叶片也仍保持绿色。引起草莓休眠的主要原因是低温和短日照。随着秋末冬初的到来,气温变低,日照变短,草莓的叶柄变短,叶面积变小,植株变矮,并平行于地面,不再发生匍匐茎,呈矮化状态,表示植...
耐寒又好种植的草莓,它的生长周期是多久?
5. 休眠期:秋季发出的叶片较小,叶柄短,匍匐在地面生长,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生长逐渐进入休眠期。二、草莓的需肥特性 生产1000kg草莓需吸收氮素3.1-6.2kg,磷素1.4-2.1kg,钾素4.0-8.8kg。草莓苗期吸收养分少,开花后逐渐增多,随着果实的生长,氮、磷、钾吸收也随着增加。三、草莓的缺素...
什么是休眠?诱导草莓休眠的因素有哪些?
因此,草莓进入休眠期的早晚与地理纬度有关,一般高纬度地区低温短日照来的早,进入休眠期也早;低纬度地区低温短日照来的晚,进入休眠期也晚。日本奈良县农业试验场,在不同时期将自然条件下培育的草莓秧苗移到适于生长的条件下,观察其休眠的过程,结果表明,宝交早生于10月23日后叶柄长度和叶面积...
草莓休眠怎么办?
草莓休眠的现象草莓的休眠现象是指在秋季,草莓的生长会逐渐停滞,匍匐茎不再发芽,新长出的叶子会变短,整株变短。但是到了第二年的春天,它又可以生长了。其实草莓的休眠和大多数植物差不多,是保护自己过冬的一种措施。草莓休眠怎么解除首先可以确定合适的温度。草莓的休眠需要满足低温的需求,需要...
草莓休眠期是多长时间(看品种)
草莓进入休眠期,是一种低于严寒的生理状态,晚秋初冬以后,气温下降日照变短,气温低于5℃时将进入休眠状态,地上部分停止生长发育。草莓的休眠期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然休眠,也就是必需的休眠过程,在自然休眠状态下即使升温也无法使之回到正常生长状态。第二阶段则是被迫休眠阶段,这个时期如果给与...
草莓休眠有什么特点?
通过强迫休眠后植株开始旺盛生长发育,休眠度深浅常以植株通过自然休眠所需7.2℃以下低温的积累量来衡量。草莓在休眠期内的任何时期,即使处于深休眠期,一旦给予长时期稳定适当的光照与温度条件,植株就会开始出叶和开花结果,各种生理活动也相应恢复与加强。利用这一特性,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来抑制休眠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