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饱和水溶液?

奥普乐农资2025-07-12 12:3461 阅读10 赞

一、什么叫不饱和溶液和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在一定的温度和溶剂量条件下,加入溶质直到无法再溶解,这样的溶液称为饱和溶液。2、不饱和溶液:如果在该条件下,还能继续溶解更多的溶质,这样的溶液称为不饱和溶液。3、区分饱和与不饱和溶液的方法:向溶液中继续加入同种溶质,若溶质质量减少,表明溶液为不饱和;若溶质质量不变,则溶液为饱和。

二、什么是饱和溶液?为什么要配制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即是不再溶解溶质。取一定量的纯化水,向里面加氢氧化纳,直到不再溶解为止。还有一种办法取100ml水加入,即成。但需要静放几天,溶液不再浑浊为止。配制这类溶液的时候有两件事很重要:氢氧化钠的溶解度和温度有关系。根据《兰氏化学手册》氢氧化钠每100克水的溶解度和温度的关系...

什么是饱和溶液?为什么要配制饱和溶液?

三、沉淀的饱和水溶液暗示什么

1、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2、在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的情况下,饱和溶液可以变成不饱和溶液。因此,只有指明“在一定量溶剂里”和“在一定温度下”,溶液的“饱和”和“不...

沉淀的饱和水溶液暗示什么

溶液如何分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2、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继续加入该种溶质,如果该物质的质量减少,那么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如果该物质的质量不变,那么溶液是饱和溶液。3、由于水可以和酒精...

什么是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固体溶质在液体溶剂中的最大溶解量被达到的一种溶液状态。详细解释:1. 定义与特性:饱和溶液的特性在于,该溶液中的溶质浓度已经达到了该温度和压力下的最大值,即溶质和溶剂在此条件下无法再形成更多的溶解。此时,如果再增加溶质,它无法被溶剂进一步溶解,会形成过...

什么叫做空气的饱和水溶液?

就是在当前状态下,空气已经不能再溶解进水里了,已经饱和了

什么叫饱和

饱和溶液是一个特定状态的溶液,其含义是在特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达到了其最大溶解能力。这种状态是相对的,受到温度和溶剂量的双重影响。例如,在10℃时,当100克水中溶解了33克氯化铵,形成饱和溶液,因为此时氯化铵无法再溶解,达到了其在该温度和溶剂量下的溶解极限。然而,如果温度升高到30...

饱和溶液是什么

因此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判断一种溶液是否饱和,要看在一定温度下,有没有不能继续溶解的剩余溶质存在。如有,且溶质的量不再减少,那么这种溶液就是饱和溶液.溶解与结晶:以固体溶质在水里的溶解过程来讲,当固体溶质放到水...

多少克这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是什么意思?

有关的知识点: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溶解度是指固体(液体)物质在一定的温度下,在100克溶剂(通常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质量(在一定温度下,100克溶剂里溶解某物质的最大量)。

饱和溶液是怎样配制的?

饱和,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液所含溶质的量达到最大限度(不能再溶解),或空气中所含水蒸气达到最大限度。也表示犹充满。指事物达到最高限度。温度影响溶解度。常温时100克水中溶解36.5克氯化钠即饱和。你可以取200克水加入73克氯化钠。即得饱和溶液,再量取200ml(实际上体积相差很小)若想...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