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灌浆期的水肥管理
一、水稻灌浆期水肥管理
水稻灌浆期的水肥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控制浇水:方法:在田间水晒干后再进行灌水,避免长期淹水。原因:长期淹水不利于有害气体释放,可能导致水稻早衰、倒伏。追施肥料:肥料选择:追施尿素或硫酸铵等肥料。施肥时机:最好在水稻齐穗15天之内完成施肥,以提供充足的养分,增加灌浆速度和粒重。拔除杂草:方法:定期
二、水稻灌浆期如何增产(水稻灌浆期水肥管理注意事项)
适时排干积水:籽粒出现“白浆”阶段时,可以排干田面积水,只要田面不出现超过1cm的裂缝即可。后期不能撤水过早,以防水稻早衰影响产量。双季稻区应在保证晚稻移栽期的前提下尽量晚断水。二、科学喷施叶面肥 补施磷肥、钾肥或追施粒肥:齐穗期看苗追肥,叶色淡黄脱肥时,每亩用尿素6斤,氯化钾15斤...
三、水稻灌浆期水层管理 水稻灌浆期的水层管理
水稻灌浆期水层管理:1、水层:灌浆初期保持稻田内具有浅水层,灌浆中期保持土壤湿润,要勤浇水、少浇水,灌浆后期要少浇水。2、光照:灌浆时提供充足的光照。3、温度:灌浆前15天,白天适温为29℃,晚上温度以19℃为宜,灌浆时适温是20-28℃,灌浆后15天,白天适温为20℃,晚上温度以16℃为宜。4...
四、水稻灌浆期如何增产(水稻灌浆期水肥管理注意事项)
主要注意以下3点:①加强水分管理,干干湿湿间断灌水,适时露田俗话说,淹死有一半,旱死颗粒无收。水稻灌浆其实是上部3片功能叶制造的光合产物向籽粒的转移,水分不仅影响叶片光合作用,影响根系活力,同时也是光合产物的运输媒介。此时缺水影响叶片同化能力和灌浆物质的运输,灌浆不足,造成减产并影响米质。
五、水稻后期管理
水稻在后期,即抽穂扬花至灌浆期对水肥的施用特别敏感,实施科学管水尤为重要。水稻灌浆正值高温季节,植株蒸腾与蒸发量大。水分不足会影响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的输送。但长期深淹对当前的水稻品种极不适应。长期深淹极易诱发水稻纹枯病,白叶枯病及稻瘟病,更给稻飞虱造成有利的繁殖条件。因此,水稻...
北方地区水稻种植管理技巧 水稻应该怎么养殖
一、播前准备期 整地: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灌溉方便的土地进行整地。 基肥:施入适量的基肥,为水稻生长提供养分。 选种: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抗病、高产品种,并进行晾晒处理。二、苗期 种子处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种子,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 水肥管理:加强水肥管理,确保...
种植水稻想让水稻满浆、减少空壳率,都有哪些技巧?
②水稻抽穗扬花以后,为了加强田间透气,减少病害发生,提高根系活力,防止叶片早衰,促进茎秆健壮,应采取“干干湿湿,以湿为主”的水分管理方法,以达到干湿壮籽的目的。每次灌水深度保持在1公分左右,待稻田里的水自然干掉2天左右,然后进行再次灌水。③灌浆乳熟期遇干旱时,有条件的最好进行喷灌...
水稻插秧后田间水层如何管理,此时有哪些病虫害需防治?
孕穗至抽穗开花期如遇17℃以下的低温灌10-15厘米深水,低温后恢复正常水层。水稻齐穗前保持浅水灌溉,进入灌浆期,采取间歇灌溉,既可保证水稻对水分的需要,又可以增强土壤的透气性,提高根系的活力。腊熟末期停止灌水。断水不可过早,否则叶片早衰,空秕率增加。盐碱地加强换水,7-10天换一次。一要...
水稻的灌浆期结实期,怎样才能保证产品质量和产量?
选择优良品种合理密植,加强水肥管理,科学防治病虫害。选择优质品种,合理使用有机肥或配套肥料,加强田间管理。在品种适宜的基础上,要以预防翻车和稻瘟病为主,施有机肥,提高质量,使土壤经常与空气接触,增加地表根系的含氧量,提高根系活力,增加根系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抽穗期需水量大,能维持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