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腐霉菌病害

奥普乐农资2025-07-04 22:3812 阅读29 赞

1、水稻苗床病害

1、恶苗病:水稻苗期发病病苗比健苗细高,叶片叶鞘细长,叶色淡黄,根系发育不良,部分病苗在移栽前死亡。2、青枯病:水稻青枯病有2种,一种是水稻秧田期的生理性青枯病,另一种是后期发生的细菌性基腐病。3、立枯病:水稻立枯病为鞭毛菌亚门的腐霉菌,病菌在土壤中越冬,水稻播种后,病菌开始侵害秧苗。一、水稻

2、烂秧病发病规律

引发水稻烂秧的病原真菌,主要为土壤中的腐生真菌,如镰刀菌、丝核菌和腐霉菌。这些病原体在土壤中能长期存活,通过不同的方式越冬。镰刀菌依靠菌丝和厚垣孢子在寄主残体或土壤中过冬,适宜条件下产生孢子,借助气流传播。丝核菌则以菌丝和菌核形式在病残体或土壤中过冬,通过菌丝在幼苗间传播。腐霉菌广...

3、东北地区水稻常见病 及解救方法? 谢谢

水稻烂秧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主要由病原物侵染或非病原物影响引起,分为侵染性和非侵染性两大类。非侵染性烂秧主要是由于不良环境造成的,侵染性烂秧则是由腐霉菌、绵腐菌、镰刀菌等侵染所致。防治方法上,以农业防治为根本措施,确保种子的浸种、催芽和播种质量,同时保证秧田的整地质量,有机肥需充...

如何防治水稻绵腐病?

(2)发病条件 由真菌瓜果腐霉引起。病菌广泛长期存活于土壤里或病残体上,侵染果实时,靠雨水溅射到接近地面的瓜上,侵入后形成绵腐,再不断重复侵染,结瓜期阴雨连绵,湿气滞留易发病。(3)防治方法 生产中要采用高畦深沟种植,畦面可做成龟背形,防止雨后畦面积水。农杂肥要充分腐熟,南瓜架棚要高...

水稻立枯病的发生及其防治方法是什么?

水稻立枯病主要由镰刀菌、立枯丝核菌和腐霉菌引起,分为苗期立枯病和本田期立枯病,其发生及防治方法如下:苗期立枯病: 床土调酸:通过调整床土的酸碱度,创造不利于病菌生长的环境。 药剂防治:使用苗病清、立枯一次净等药剂封闭苗床,或在1叶1心期进行喷雾防治。 通风炼苗:通风炼苗是防治苗期立枯病...

水稻秧苗常见病害有哪些

一、水稻立枯病 水稻立枯病为鞭毛菌亚门的腐霉菌。病菌在土壤中越冬,水稻播种后,病菌开始侵害秧苗,秧苗在缺水的条件下发病最为严重,该病多发生在水稻旱育秧田,是水稻旱育秧田常发性主要病害。水稻旱育秧二叶期以后,秧苗叶尖枯黄萎缩,根毛稀少,初期在苗床上成簇成片发生。在秧苗4叶期后发病症状为突发...

水稻苗期的主要病害有哪些

一、水稻立枯病 水稻立枯病为鞭毛菌亚门的腐霉菌。病菌在土壤中越冬,水稻播种后,病菌开始侵害秧苗,秧苗在缺水的条件下发病最为严重,该病多发生在水稻旱育秧田,是水稻旱育秧田常发性主要病害。水稻旱育秧二叶期以后,秧苗叶尖枯黄萎缩,根毛稀少,初期在苗床上成簇成片发生。在秧苗4叶期后发病症状为突发...

水稻烂秧病的传播途径

水稻绵腐菌、腐霉菌寄主性弱,只在稻种有伤口,如种子破损、催芽热伤及冻害情况下,病菌才能侵入种子或幼苗,后孢子随水流扩散传播,遇有寒潮可造成毁灭性损失。其病因先是冻害或伤害,以后才演变成侵染性病害,第二病原才是绵腐、腐霉等真菌。在这里冻害和伤害是第一病因,在植物病态出现以前就持续存在...

水稻立枯病怎么防治?

分枝处缢缩,具短小的分枝。菌核呈椭圆形或肾形,表面光滑。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播种,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使用药剂预防和治疗。具体措施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病害特点进行调整。及时发现病害并采取有效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立枯病的发生,保障水稻幼苗的健康生长。

水稻苗期立枯病由哪些病原菌引起?怎样防治?

水稻立枯病分为苗期立枯病和本田期立枯病,主要由镰刀菌、立枯丝核菌和腐霉菌引起,北方水稻旱育秧 田主要为腐霉菌。苗期立枯病的防治主要是通过床土调酸,创造不利于病菌生长的环境,达到防治的目的。药剂防治也有很好的效果,可于播种前用35%甲霜灵种子处理干粉80克,拌50千克稻种(以干稻种计),也可...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