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分蘖期水肥管理特点有哪些?
一、水稻分蘖期的田间管理
2、浅水勤灌:在水稻移栽成活期,保持水层深度在3至4厘米,以提供适宜的温湿环境,帮助新根生长和稻株迅速返青。分蘖期时,将水层控制在2至3厘米,当分蘖量达到预期产量的80%时,及时排水晒田。不同类型的田地应适度晒田,以达到田面微裂、脚踏不陷、叶色适度褪淡但叶片保持直立的标准。3、防治病害:在叶瘟初发期,每亩使用30
二、水稻分蘖期的田间管理
1、早施分蘖肥:插秧后3-7天,对肥力充足的田块亩施7.5-10公斤硫酸铵,对肥力较差的田块亩施10-12.5公斤硫酸铵,或5-6公斤尿素。2、浅水勤灌:水稻移栽成活期,水层保持在3-4厘米,分蘖期水层保持在2-3厘米。3、防治病害:叶瘟初发期,亩用30克75%三环唑兑水40-50公斤进行喷雾。一、水...
三、种植稻米的各个阶段,该如何掌控水肥?
优点:一是高产稳产,增产增收。一般增产10%左右,倒伏大幅减轻,抗逆性强,稳产性好,每亩增收节支100元以上。二是省肥省药,安全环保。节省氮肥10%~30%,氮肥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面源污染明显减轻。病虫害减少,可少打农药1~3次,有利于稻米食用安全。三是简单实用,适应性广。该技术操作简单,农...
四、水稻返青分蘖期,我们应该如何管理呢?
促蘖肥早稻在5叶期1亩施尿素12~13Kg,中稻在5~6叶期施尿素12~13Kg,晚稻在4~5叶期施尿素12~13Kg;保蘖肥在7~8叶期补施尿素7~8Kg。早施蘖肥,稻谷会发生第一次全田叶子色调变黑,此为正常的状况。对有缩苗病的田园,在分蘖前期追肥磷酸二氢钠1Kg或用0.3~0.4Kg磷酸二氢钠叶片喷...
决定水稻穗大粒多的关键时期是
- **合理密植**:种植密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分蘖的形成。合理的密植能够确保每株水稻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分蘖,同时避免资源竞争过于激烈。- **水肥管理**:分蘖期需要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供应。适当的灌溉和施肥可以促进分蘖的形成和生长,提高分蘖的质量。3. **分蘖期与穗大粒多的关系 - **分蘖数量**...
水稻分蘗过少怎么办,怎样提高有效分蘖?
1.密度的原因:稻秧在田里空间太少,就象召集几万人在广场集合一样,没有活动空间,无法向周围伸展,只能站在原地了。2.气温的原因:水稻分糵理想的温度是在摄氏25度以上,如果气温远远未有达到25度,水稻的生长、分蘖速度就很慢。3.肥料的原因:在水稻分糵期正需要大量营养的时候,如果稻田施肥过少...
适合易涝多水的农作物
1、水稻:进入分蘖期后对水分较敏感,水分需处于饱和状态,气温为26-36°C时,将土壤的持水量保持在80%可产生较多分蘖,若田间较干旱,则植株会停止分蘖。2、空心菜:属于两栖植物,水分充足时可旺盛生长,适合种植在肥沃的水田中。一、水稻 1、水稻进入分蘖期后对水分较敏感,要求田间的水分处于饱和...
水稻生长过程怎样管理
三、长穗期管理 水稻这一时期的生长特点,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除茎秆急剧增长外,幼穗迅速分化形成,分蘖向两极转化,有效蘖继续生长发育,无效蘖逐渐枯死,稻田防止过早封行,保证幼穗分化良好。(一)巧施拔节长穗肥 凡是拔节后叶黄缺肥田,应巧施穗肥,对巩固有效分蘖,提高每穗粒数有显著...
水稻种植技术与管理,常见的水稻育苗方法是秧盘育苗
三、水肥管理1、在整个的水稻生长期要提供充足的水分,根据水稻的生长和土壤的含水量进行适当浇水,特别是在幼穗期及抽穗开花期。2、施肥也很重要,水稻分蘖期的需肥量比较大,因此进行第1次施肥,充足的营养可以提高产量,中后期根据情况适当的追肥。四、田间管理1、在插秧前做好查苗工作,有空穴时...
种水稻拔节长穗期的田间管理,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因此,这一时期是水稻需要更多水和肥料的时期,也是对外界环境条件最敏感的时期。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植物生长发育的需要,适时、适度地进行上肥。苗势较旺、分蘖较多的稻田:控制水肥,可以不施肥,避免浅根,植株旺长,节间较细,后期发生宿根现象。苗势弱、分蘖差的稻田。合苗期每亩可施用合苗期总氮...